- 相關(guān)推薦
《老舍散文集》讀后感700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老舍散文集?從中有什么啟發(fā)呢?以下是老舍散文讀后感700字,歡迎閱覽!
老舍散文讀后感700字【1】
老舍先生的散文《養(yǎng)花》,寫得情真意切,富有哲理。讀后,使我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進一步體會到“愛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動力”的深刻含義。
散文一開始,老舍先生就明確地告訴讀者:“我愛花,所以也愛養(yǎng)花!弊x罷全文,就會有這樣的感受:在養(yǎng)花的過程中,老舍先生的“喜”是愛,“優(yōu)”是愛,“笑”是愛,“淚”還是愛;是愛的力量使他堅持不懈,并享受到“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樂趣。一個貫穿全文的“愛”字,很有啟發(fā)性。我認為,如果一個人對某事物充滿了愛的感情,那么這種愛就是追求的動力,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面臨多大的阻力,都會鍥而不舍,追求到底。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就拿我自己來說吧,以前我不愛讀書只貪玩,拿起書來就昏昏欲睡,玩起來就忘了一切,因此,學習成績始終稀松平常,尤其是作文總是干干巴巴那幾句話,只能混個及格的水平。后來,在老師和父母的引導下,我逐漸懂得了知識的重要,對書產(chǎn)生了愛的`感情,而且越愛越深,有時讀起書來會忘了吃飯,忘了睡覺,因此,學習成績,尤其是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人問我其中的奧秘是什么,我就會告訴他:愛,愛讀書,愛思考。你看,老舍先生愛花,用辛勤的汗水換來了鮮花的飄香;我愛書,用勤奮的努力換來學習成績的“步步登高”。
由此我又想起生物學家達爾文的故事。他從小就愛觀察小螞蟻,不知厭倦。中學時,他更對生物著了迷,采集到的昆蟲標本多得雙手拿不住了,就用嘴叼著帶回家。父親執(zhí)意讓他在大學學醫(yī)學經(jīng)濟,可到頭來他還是轉(zhuǎn)學了生物
畢業(yè)后,又不辭千辛萬苦,隨海船周游世界,采集標本,研究生物的演化老舍散文讀后感600字5篇作文。愛的力量激勵他追求。愛的心血孕育出成功之果,他終于寫出了舉世聞名的科學巨著《進化論》。還是達爾文說得好:“愛自己的事業(yè)吧!愛,能使你百折不撓,堅韌不拔,取得事業(yè)的成功。”
愛就是動力,就是《養(yǎng)花》一文給我們的啟示。愛知識,愛自己的事業(yè)吧,因為愛的感情是揚起的帆,蕩起的槳,使你到達成功的彼岸!
老舍散文讀后感700字【2】
讀老舍先生的散文,真是一種享受。它能帶來一種輕松愉悅的感受,宛如清風拂面,仿佛偷來的悠閑自在,猶如小孔中看世界,心中竊喜不斷。那美妙的景色,悠閑的生活,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濃厚的情感表達,無不讓人深深沉醉其中,使人真正明白生活的真諦,宛如置身天堂。
“天堂”,多少人向往的地方,因為那里有自己的渴望與追求?僧斎藗冚p易地擁有并坐享其成時,卻發(fā)覺“天堂”給予自己的并不是所想要的幸福,而是一種無聊、空虛的美好掩飾。這時“天堂”的實質(zhì)便是地獄。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生活的意義,多在于付出,而不在于一味索取。
人生仿若一張魚網(wǎng),并非一撒一收間就可收獲鮮魚,而需心境平和地找準時機,勤于勞作。好似水般淡泊的人,以勤勉為本,不管時間如何周而復始,心中仍是平靜。
老舍先生曾寫道“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yǎng)花的樂趣!比绱擞幸嫔硇牡氖掠趾螛范粸槟?
想起那穿行花草間的老者,游目騁懷,做生活的主人,不禁沉吟“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正是這閑逸之情,用其花養(yǎng)其心德,看透人世凡俗。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般襯托生命的`真諦。
捧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不就是生活的真諦嗎?
百年后物是人非,一切都在不知中變遷。松柏翠竹,冬日寒雪,皎皎月色,絢爛星辰,何曾有思?寰宇內(nèi)沒有永恒的生命,沒有永恒的星宿,沒有永恒的回憶,有的只是永恒的變遷。
孩提時無憂無慮,青年時逍遙自在,壯年時謹慎小心,直至半百后痛定思痛。驀然回首間生活已近盡頭,才幡然悔悟……
什么是理想的“天堂”?它是一個過程,一個在追求我們夢想中苦與樂的過程,它是一種心境,一種在平庸生活中以悠然心態(tài)去客觀看待人世盛衰、花開花落、潮起潮退的心境。
蒼穹有霧霞虹影陪伴,自然有繽紛四季陪伴,過往有晨鐘暮鼓陪伴,而我們只有它來作伴。
人生在勤,只為了更為美好的未來!
老舍散文讀后感700字【3】
再次提筆想寫東西時,我突然慚愧地覺察到:因為自從高考結(jié)束后,我就再沒有碰過“筆”,若不 是這次作業(yè)“逼迫自己”拿起筆來,我還真不知要到什么時候才能和神圣的“筆”再見。 “筆”這個字眼對我來說,一直是被尊敬和崇拜的。甚至在高中的某些日子里,我癡癡地夢想自己有一天能用“筆”表達出自己的心聲,表達出社會的角角落落的影 像……可惜而后的自己整日所接觸的東西和“筆”這個帶有境界感的字眼頗有距離,于是慚愧的我漸漸疏遠了“筆”,或者說是“筆”漸漸拋棄了我。
面對作業(yè)題目的我,同樣只能用“慚愧”來形容自己。因為我讀過的近代文學作品少之又少,面對著一個個“相識”但不“相知”的作品名稱,我只能在取笑自己的同時抓緊時間“抱佛腳”,于是便有了接下來的感想,希望老師批閱的時候不要太要求我對作品的挖掘能力。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如果把北京城看成一本古書,我已經(jīng)接觸了許多位讀者,從汪曾祺的“胡 同”到史鐵生的“地壇”到郁達夫的“秋天”,每個人都對北京有自己的一番品讀,而今天我走進的是另一位“哈姆萊特”的世界,老舍話北京。
看到《想北平》的原文,我不禁暗喜,因為文章短短千把字,肯定易讀、易懂、易分析。北平的美自然在于“風神古韻”,自然景色與人文景觀可謂“應有盡有”。帶著對“紅墻 金瓦”、“綠湖青山”的期待,我跟著老舍漫步于對北平平靜的情感中,慢慢地走,細細地尋,認真地品。
可遺憾的是,走完“全程”我都沒有找到任何有關(guān)北平的`傳統(tǒng)麗景,從頭至尾都是“平淡有余,波 瀾不足”的感覺。哪怕是老舍最情有獨鐘的四合院的一片瓦的出現(xiàn),哪怕是老舍最心愛的茶館中的大碗茶香,多少也能吻合我的猜測?上喾吹氖,出現(xiàn)在我眼中的 只是諸如青菜豆腐似的大眾情景。老舍對北平的情感在哪里?難道是朦朧一片看不清的迷霧,或是像他自己所說“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這個愛幾乎 是要說而說不出的”。老舍都表達不出的愛,到底該是一種怎樣復雜的感情?我繼續(xù)尋,繼續(xù)品。
【《老舍散文集》讀后感700字】相關(guān)文章:
老舍貓的課文07-08
老舍經(jīng)典美文欣賞07-10
老舍《貓》教學設(shè)計03-31
老舍的讀書筆記03-30
老舍的貓教學設(shè)計02-17
老舍貓的教學設(shè)計02-13
老舍的風的教學設(shè)計02-20
老舍駱駝祥子的摘抄06-26
讀《朱自清散文集》有感 朱自清散文集的讀后感10012-15
《老舍》讀后感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