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

      • 高中化學基礎(chǔ)知識總結(jié)

        時間:2022-06-28 06:38:44 總結(jié)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高中化學基礎(chǔ)知識總結(jié)

          學好化學要把握“細”和“綜合分析關(guān)這兩關(guān)

          要考好化學,要注意平時應(yīng)考能力的培養(yǎng)。在綜合分析過程中,要狠抓“雙基”,交聯(lián)成網(wǎng),把各種知識建立成“塊”。所有的化學內(nèi)容可大體歸結(jié)成以下六塊。按“塊”復習訓練,適當選些題做做,特別對當時做錯或不會做的題,認真分析一下,查漏補缺,會有很好的效果。

        高中化學基礎(chǔ)知識總結(jié)

          學好化學主要把好兩關(guān),一是“細”關(guān),二是“綜合分析關(guān)”。把所有學過的化學內(nèi)容抽象出來看,無非是一些基本理論。把每部分的大致內(nèi)容理清楚,搭好骨架,接下來填上血肉,然后用神經(jīng)和血管把各部分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因為化學中瑣碎的小知識點較多,所以需要反復積累,使這個知識的有機體內(nèi)涵豐富。化學的考試注重綜合能力,而這種綜合能力只能通過平時訓練來提高,靠考前突擊意義不大。

          要考好化學,要注意平時應(yīng)考能力的.培養(yǎng)。在綜合分析過程中,要狠抓“雙基”,交聯(lián)成網(wǎng),把各種知識建立成“塊”。所有的化學內(nèi)容可大體歸結(jié)成以下六塊。按“塊”復習訓練,適當選些題做做,特別對當時做錯或不會做的題,認真分析一下,查漏補缺,會有很好的效果。

          1.基本概念“塊”。這一塊包括物質(zhì)組成和分類線,性質(zhì)變化線,化學用語線,分散系統(tǒng)線,化學量線等五條知識線(或小系統(tǒng))。

          2.基礎(chǔ)理論“塊”。這塊包括結(jié)構(gòu)理論(原子結(jié)構(gòu),分子即化學鍵理論,晶體結(jié)構(gòu)理論)和元素周期律,同期表線,電解質(zhì)溶液(含氧化-還原理論)線,化學反應(yīng)速度和化學平衡理論線。理論塊是化學的靈魂。

          3.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塊”。這一塊是化學的基石,可劃分為金屬線和非金屬線,統(tǒng)一在周期系中。

          4 高中英語.有機物“塊”。這一塊的核心是烴及其衍生物線,重點是結(jié)構(gòu)和化學性質(zhì),而結(jié)構(gòu)又是官能團和與官能團直接相關(guān)的化學鍵。

          5.計算“塊”。這一塊縱貫化學各部分,要掌握基本類型、解題規(guī)律和解題技巧。

          6.基本實驗“塊”。這一塊充分體現(xiàn)了化學學科的特點。含儀器、基本操作、制備、鑒別(定)、提純、定量實。

          高中化學方程式:非金屬氧化物

          非金屬氧化物(SO3、SO2、N2O、NO、N2O3、NO2、N2O4、N2O5、CO、CO2、SiO2、P2O3、P2O5、Cl2O、Cl2O3、Cl2O5、Cl2O7、ClO2)

          1、低價態(tài)的還原性:(SO2、CO、NO)

          2SO2+O2+2H2O===2H2SO4(這是SO2在大氣中緩慢發(fā)生的環(huán)境反應(yīng))

          2SO2+O2 2SO3 SO2+NO2===SO3+NO

          SO2+Cl2+2H2O===H2SO4+2HCl Cl2+SO2+2H2O=4H++SO42–+2Cl–

          SO2+Br2+2H2O===H2SO4+2HBr Br2+SO2+2H2O=4H++SO42–+2Br–

          SO2+I2+2H2O===H2SO4+2HI I2+SO2+2H2O=4H++SO42–+2I–

          2NO+O2===2NO2

          NO+NO2+2NaOH===2NaNO2(用于制硝酸工業(yè)中吸收尾氣中的NO和NO2)

          NO+NO2+2OH–=2NO2–

          2CO+O2 2CO2 CO+CuO Cu+CO2

          3CO+Fe2O3 2Fe+3CO2 CO+H2O CO2+H2

          2、氧化性:

          SO2+2H2S===3S+2H2O

          SO3+2KI K2SO3+I2

          NO2+2KI+H2O===NO+I2+2KOH(不能用淀粉KI溶液鑒別溴蒸氣和NO2)

          4NO2+H2S===4NO+SO3+H2O

          2NO2+Cu 4CuO+N2 N2O+Zn ZnO+N2

          CO2+2Mg 2MgO+C (CO2不能用于撲滅由Mg,Ca,Ba,Na,K等燃燒的火災)

          SiO2+2H2 Si+2H2O SiO2+2Mg 2MgO+Si

          3、與水的.作用: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SO3+H2O=2H++SO42–

          3NO2+H2O===2HNO3+NO (NO2不是硝酸的酸酐)

          N2O5+H2O===2HNO3 N2O5+H2O=2H++2NO3–

          P2O5+H2O(冷水)===2HPO3

          P2O5+3H2O(熱水)===2H3PO4 (P2O5極易吸水,可作氣體干燥劑)

          P2O5+3H2SO4(濃)===2H3PO4+3SO3

          CO2+H2O===H2CO3

          Cl2O+H2O==2HClO

          Cl2O7+H2O==2HClO4 Cl2O7+H2O=2H++2ClO4–

          4、與堿性物質(zhì)的作用:

          SO2+2NH3+H2O===(NH4)2SO3

          SO2+(NH4)2SO3+H2O===2NH4HSO3

          2NH4HSO3+H2SO4===(NH4)2SO4+2H2O+2SO2↑(硫酸工業(yè)尾氣處理)

          SO2+Ca(OH)2===CaSO3↓+H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鑒別SO2和CO2.可用品紅鑒別)

          SO3+MgO===MgSO4

          SO3+Ca(OH)2===CaSO4↓+H2O

          CO2+NH3+H2O===NH4HCO3

          CO2+2NH3(過量)+H2O===(NH4)2CO3 (NH4)2CO3 (NH2)2CO+2H2O

          CO2+2NH3 (NH2)2CO+H2O (工業(yè)制取尿素)

          CO2+2NaOH(過量)==Na2CO3+H2O 2OH-+CO2=CO32–+H2O

          CO2(過量)+NaOH==NaHCO3 OH-+CO2=HCO3–

          CO2+Ca(OH)2(過量)==CaCO3+H2O Ca2++2 +CO2=CaCO3↓+H2O

          2CO2(過量)+Ca(OH)2==Ca(HCO3)2 OH?+CO2=HCO3–

          CO2+CaCO3+H2O==Ca(HCO3)2 CO2+CaCO3+H2O=Ca2++2HCO3–

          CO2(不足)+2NaAlO2+3H2O===2Al(OH)3↓+Na2CO3

          CO2+3H2O+AlO2–=Al(OH)3↓+CO32–

          CO2(足)+NaAlO2+2H2O===Al(OH)3↓+NaHCO3

          CO2+2H2O+AlO2–=Al(OH)3↓+HCO3–

          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

          CO2+C6H5O?+H2O=C6H5OH↓+HCO3–

          SiO2+CaO CaSiO3 (煉鋼造渣)

          SiO2+2NaOH===Na2SiO3+H2O(常溫下強堿緩慢腐蝕玻璃)

          SiO2+Na2CO3 Na2SiO3+CO2 (制取玻璃)

          SiO2+CaCO3 CaSiO3+CO2 (制取玻璃)

          2NO2+2NaOH==NaNO2+NaNO3+H2O

          2NO2+2OH?=NO3–+NO2?+H2O

          NO+NO2+2NaOH==2NaNO2+H2O (制取硝酸工業(yè)尾氣吸收)

          NO+NO2+2OH?=2NO3–+H2O

          高中化學元素金屬性強弱總結(jié)

          金屬性— 金屬原子在氣態(tài)時失去電子強弱(需要吸收能量)的性質(zhì)

          金屬活動性——金屬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電子能力強弱的性質(zhì)

          ☆注:“金屬性”與“金屬活動性”并非同一概念,兩者有時表示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屬性是:Cu>Zn,而金屬活動性是:Zn>Cu。

          1.在一定條件下金屬單質(zhì)與水反應(yīng)的難易程度和劇烈程度。一般情況下,與水反應(yīng)越容易、越劇烈,其金屬性越強。

          2.常溫下與同濃度酸反應(yīng)的難易程度和劇烈程度。一般情況下,與酸反應(yīng)越容易、越劇烈,其金屬性越強。

          3.依據(jù)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堿性的強弱。堿性越強,其元素的金屬性越強。

          4.依據(jù)金屬單質(zhì)與鹽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yīng)。一般是活潑金屬置換不活潑金屬。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屬在與鹽溶液反應(yīng)時,通常是先與水反應(yīng)生成對應(yīng)的強堿和氫氣,然后強堿再可能與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yīng)。

          5.依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極少數(shù)例外)。

          6.依據(jù)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從左向右,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增加,金屬性逐漸減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增加,金屬性逐漸增強。

          7.依據(jù)原電池中的電極名稱。做負極材料的`金屬性強于做正極材料的金屬性。

          8.依據(jù)電解池中陽離子的放電(得電子,氧化性)順序。優(yōu)先放電的陽離子,其元素的金屬性弱。

          9.氣態(tài)金屬原子在失去電子變成穩(wěn)定結(jié)構(gòu)時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屬性越強。

          高考化學:有機化學備考策略

          有機化學知識是歷年高考必考內(nèi)容之一,例如有機物的分類、結(jié)構(gòu)與組成、有機反應(yīng)類型、有機物的相互轉(zhuǎn)化、有機物的制取和合成以及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考生歷來把這一單元的考題作為得分項目,不會輕易放棄或疏忽,既使略有小錯,也會懊喪不已。然而這些知識大都與日常生活、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能源、交通、醫(yī)療、環(huán)保、科研等密切相聯(lián),融于其中,還有知識的拓展和延伸,這就增加了這部分考題的廣度和難度,學生要熟練掌握,必須花一定的時間和講究復習的`技巧,方能事半功倍,達到復習的最佳效果。

          筆者認為:用熟練的化學基礎(chǔ)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和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鞏固自已的化學知識,是復習有機化學的好方法。

          怎樣熟練掌握基礎(chǔ)知識

          依據(jù)有機物的結(jié)構(gòu)特點和性質(zhì)遞變規(guī)律,可以采用“立體交叉法”來復習各類有機物的有關(guān)性質(zhì)和有機反應(yīng)類型等相關(guān)知識點。

          首先,根據(jù)飽和烴、不飽和烴、芳香烴、烴的衍生物的順序,依次整理其結(jié)構(gòu)特征、物理性質(zhì)的變化規(guī)律、化學性質(zhì)中的反應(yīng)類型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以及各種有機物的制取方法。這些資料各種參考書都有,但學生卻不太重視,大多數(shù)同學僅僅看看而已,卻不知根據(jù)“全息記憶法”,只有自已動手在紙上邊理解邊書寫,才能深刻印入腦海,記在心中。

          其次,按照有機化學反應(yīng)的七大類型(取代、加成、消去、氧化、還原、加聚、縮聚),歸納出何種有機物能發(fā)生相關(guān)反應(yīng),并且寫出化學方程式。

          第三,依照官能團的'順序,列出某種官能團所具有的化學性質(zhì)和反應(yīng),這樣交叉復習,足以達到基礎(chǔ)知識熟練的目的。熟練的標準為:一提到某一有機物,立刻能反應(yīng)出它的各項性質(zhì);一提到某類有機特征反應(yīng),立即能反應(yīng)出是哪些有機物所具備的特性;一提到某一官能團,便知道相應(yīng)的化學性質(zhì)。

          物質(zhì)的一般性質(zhì)必定伴有其特殊性。例如烷烴取代反應(yīng)的連續(xù)性、乙烯的平面分子結(jié)構(gòu)、二烯烴的1-4加成與加聚反應(yīng)形成新的雙健、苯的環(huán)狀共軛大丌鍵的特征、甲苯的氧化反應(yīng)、鹵代烴的水解和消去反應(yīng)、l-位醇和2-位醇氧化反應(yīng)的區(qū)別、醛基既可被氧化又可被還原、苯酚與甲醛的縮聚反應(yīng)、羧基中的碳氧雙鍵不會斷裂發(fā)生加氫反應(yīng)、有機物燃燒的規(guī)律、碳原子共線共面問題、官能團相互影響引起該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改變等,這些矛盾的特殊性往往是考題的重要源泉,必須足夠重視。

          高一化學方程式分章總結(jié)

          一、 研究物質(zhì)性質(zhì)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觀察法、實驗法、分類法、比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較的方法對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綜合、推論,概括出結(jié)論。

          二、 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

          1. 鈉在空氣中緩慢氧化:4Na+O2==2Na2O

          2. 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點燃====Na2O2

          3. 鈉與水反應(yīng):2Na+2H2O=2NaOH+H2↑

          現(xiàn)象:①鈉浮在水面上;②熔化為銀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處游動;④伴有??響聲;⑤滴有酚酞的水變紅色。

          4. 過氧化鈉與水反應(yīng):2Na2O2+2H2O=4NaOH+O2↑

          5. 高三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yīng):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氫鈉受熱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氫氧化鈉與碳酸氫鈉反應(yīng):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1 2 下一頁 尾頁

          分析實驗要素,拓展實驗探究

          具體的實驗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不盡相同,但一個相對完整的實驗方案,一般包括實驗課題、目的、原理、用品及規(guī)格、步驟和操作、現(xiàn)象和結(jié)果處理、討論與交流[1]等基本要素。分析和研究實驗要素可以為實驗探究搭建更多的平臺

          1 .實驗目的:由“驗證”向“探究”轉(zhuǎn)化

          實驗目的是實驗要素中的核心要素。這是因為,實驗的目不同,實驗的內(nèi)容、手段和就不同。筆者認為,實驗目的的轉(zhuǎn)變是理念層面的轉(zhuǎn)變,即給充分探索答案的`機會。在新課程實施的今天,學生仍然使用“實驗手冊”,這大大地減輕了師生設(shè)計實驗方案的負擔,同時也抹殺了學生充分探索答案的機會,也會導致一部分“有而無憂”的,形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磨滅了再創(chuàng)造的機會。倘若有“實驗手冊”而學生沒有,的再創(chuàng)造是完全可能的,學生探索的機會也會增大。

          有些“實驗手冊”中的實驗,雖有“探究”之名,而無“探究”之實,或由于“實驗手冊”的存在而喪失了探究的可能。如一個“探究乙醇的性質(zhì)”實驗的“思考與猜想”欄目中,設(shè)置了如下內(nèi)容:寫出乙醇和水的結(jié)構(gòu)式,請猜測金屬鈉能否跟乙醇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你為什么做出這樣的猜想?將一塊金屬銅片放在酒精燈火焰的外焰上灼燒,可能發(fā)生什么反應(yīng)?反應(yīng)中銅表現(xiàn)出什么性質(zhì)?將灼熱的表面變黑的銅片伸入盛有氫氣的瓶中,可能發(fā)生什么反應(yīng)?反應(yīng)中氫氣表現(xiàn)出什么性質(zhì)?你認為乙醇是否具有還原性?將灼熱的表面變黑的銅片立即放入無水乙醇中,可能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請你將你的猜想設(shè)計成一個化學實驗加以證明。千方百計“引導”學生設(shè)計實驗方案,但就是因為“過分的設(shè)計”和“手冊的出現(xiàn)”(后續(xù)問題的導向作用)導致了探究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該實驗的內(nèi)容則是乙醇與鈉和氧化銅兩個反應(yīng) 高中物理,只要稍作分析:乙醇與鈉反應(yīng)表現(xiàn)出氧化性;與氧化銅反應(yīng)表現(xiàn)出還原性。可見,乙醇的氧化還原性是并存的,實際上,這是絕大多數(shù)物質(zhì)的通性。倘若以此出發(fā),可以設(shè)置如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猜想和方案設(shè)計:

         、僖掖加袥]有氧化性和還原性?理由是什么?

         、谠鯓幼C明乙醇有氧化性或還原性?可以選擇哪些化學試劑?通過這樣的問題設(shè)計,其開放性大,探究的可能性就更大,即使在“手冊”里預先呈現(xiàn),也不會給學生以暗示。

          2 .實驗原理:由“單一”向“發(fā)散”轉(zhuǎn)化

          一般實驗中,實驗原理是事先給定的,教師也很難對實驗原理進行干預或改變,但制備物質(zhì)往往有不同的途徑,不同的制備途徑所應(yīng)用的原理可能有所差別。因此,在物質(zhì)制備實驗中可以對實驗的原理進行探究,從而設(shè)計多種實驗方案,并進行合理的選擇。

          如制備Al(OH)3的各種方案是基于不同原理的:①Al3++3OH-=Al(OH)3↓;

         、贏l3++3NH3·H2O=Al(OH)3↓ +3NH4+;③AlO2-+H++H2O=Al(OH)3↓;④2AlO2-+3H2O+CO2=2Al(OH)3↓+CO32-;

          ⑤Al3++3AlO2-+6H2O= 4Al(OH)3↓。通過方案的設(shè)計、對比和分析,既鞏固和拓展了,又使學生清晰建立Al(OH)3兩性的概念。

          又如,教材采用在沸水中滴加FeCl3的方法,利用加熱促進FeCl3水解制取Fe(OH)3膠體:FeCl3+3H2O=Fe(OH)3(膠體)+3HCl。然后,引導學生思考:促進FeCl3水解的方法也不僅僅是加熱,學生通過實驗證明,將少量Na2SO3固體或溶液加入FeCl3溶液中同樣也可以得到Fe(OH)3膠體,此法比教材實驗更為方便,同時給化學實驗尋找到更多的探究空間。

          3. 實驗裝置:由“給予”向“創(chuàng)造”轉(zhuǎn)化

          化學實驗中的實驗裝置往往是事先給予的,這不僅會導致學生對課本實驗裝置的僵化,同時也會對新的實驗裝置的解讀產(chǎn)生困難,從而喪失了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的機會。

          化學實驗裝置往往由常見的玻璃儀器拼湊而成,一種任務(wù)可由不同裝置完成。利用裝置的分析解剖或技術(shù)改進創(chuàng)造新的實驗裝置,為實驗探究找到了新的切入點和有效的途徑。對具體裝置的分析和研究中發(fā)現(xiàn)其存在的缺陷,設(shè)計新的裝置來加以改進以創(chuàng)造更合理的裝置。如氣體發(fā)生裝置(圖1)、氣體收集裝置(圖2)、尾氣處理裝置(圖3)的改進和創(chuàng)造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

          氧族元素方程式

          S + H2 == H2S (加熱) Fe + S == FeS (加熱)

          2O3 == 3O2 3O2 == 2O3 (放電)

          2H2O2 == 2H2O + O2↑(MnO2催化) H2S == H2 + S (高溫)

          2H2S + 3O2 == 2H2O +2SO2 2H2S + O2 == 2H2O +2S 均點燃

          FeS + 2HCl == FeCl2 + H2S↑ FeS + H2SO4 == FeSO4 + H2S↑

          SO2 + H2O == H2SO4 (可逆) SO3 + H2O == H2SO4

          Cu + S == Cu2S(黑固) H2O2 + H2S == S↓+ H2O

          NaSO3 + H2SO4 == NaSO4 + SO2&uarr 高中物理;+ H2O 實驗室制二氧化硫

          2H2SO4濃 + Cu == CuSO4 + 2H2O + SO2↑ 加熱

          2H2SO4濃 + C == CO2↑ + 2H2O + 2SO2↑ 加熱

          2SO2 + O2 ==2SO3 (需加熱、催化劑并可逆)

          H2S + H2SO4(濃)== S↓ + SO2 + 2H2O

          H2S +2HNO3(濃)== 3S↓ + 2NO + 4H2O

        【高中化學基礎(chǔ)知識總結(jié)】相關(guān)文章:

        高中化學實驗總結(jié)10-25

        高中化學實驗總結(jié)07-02

        高中化學教學總結(jié)07-03

        公司軸承基礎(chǔ)知識總結(jié)12-01

        基礎(chǔ)知識點總結(jié)11-11

        高中化學除雜總結(jié)11-20

        文學常識戲劇基礎(chǔ)知識總結(jié)03-08

        神經(jīng)內(nèi)科基礎(chǔ)知識總結(jié)09-01

        高中化學干燥劑總結(jié)11-19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