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什么是投資學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巴菲特?闯P拢@一點頗出乎意料?傄詾榘头铺乜梢钥缭竭^去了,但實際上老巴仍樹立在那里,仍要回頭對他的價值投資重新體會。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和史玉柱吃上三個小時飯,可以得到一點真?zhèn)。和巴菲特吃上十次這樣的飯,精華之處可能一點也得不到。例如,市場上機構的風格通常是一條鯊魚,而巴菲特是一條鯨魚,生存狀態(tài)和贏利模式完全不同于前者。前者追求超額利潤,而巴菲特追求平均利潤,這又是一個很大的不同。第三個不同,就是這種平均利潤是有“護城河”保護的,而老巴非常注意價格的重要性,抄底是他的習慣。
問題是,巴菲特何以成為巴菲特,他的心路歷程究竟是怎樣?這里不象用《滾雪球》這種訪談+傳記來解讀,而是用一種通用的成長模式做一些猜測。
投資者的資金是需要由小到大滾動發(fā)展的。在投資的第一個階段,投資者主要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呢?“無知是投資最大的風險”。為什么投資入門的時間很長,就是因為解決投資的無知至少需要經(jīng)歷5~8年時間。慶幸的是,如果是從事相關的經(jīng)濟類工作,轉到投資這一行可以相對縮短這個漫長的學習周期。
但斌曾經(jīng)出過一本書《時間的玫瑰》,但是他沒有說明,在投資者找到“時間的玫瑰”之前,需要付出多少時間與金錢的代價。縮短投資學習周期的方法之一就是從價值投資入手,而不是從趨勢投資入手。后者是一種行動主義哲學,而前者面對投資的無知采取了誠懇的學習態(tài)度。只有走過這段無知,才能升級為行動主義者,否則就是拿金錢去做投資試驗,下場次數(shù)越多,金錢越少。
投資的第二個階段可以稱為“贏了再打”。經(jīng)過5~8年,前面那種無知的階段已經(jīng)過去了,現(xiàn)在下場是勝率大才出手,而追求虧損總是小于贏利。但畢竟有知是相對的,而無知是絕對的。在這個階段可以看到高手是如何犯錯誤的。人的思維有很強的慣性,不肯承認上一次的勝利和這一次毫無關系。于是,按照經(jīng)驗去操作的高手難免遇到“滑鐵盧”,這一點連拿破侖都難以避免。投資者的經(jīng)驗優(yōu)勢敵不過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注重防守比注重進攻的投資者反而活得更長。投資時間越多,會變得越來越謹慎。但是,謹慎本身也是投資的心理障礙。
投資的第三個階段就是“不戰(zhàn)而勝”。只有從這個意義上研究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才有意義。“贏了再打”無非是“順勢而為”,而巴菲特的“安全邊際”、“護城河”、“特許經(jīng)營權”、“反周期操作”等等,都是為了追求“不戰(zhàn)而勝”。有時候空倉非常有利于“不戰(zhàn)而勝”,但更高的境界是在場內做到“不戰(zhàn)而勝”。如何真正做到“不戰(zhàn)而勝”,這其實是投資者和投資學都沒有解決的問題。也是投資學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數(shù)量化投資看上去是可以通過快速套利實現(xiàn)“不戰(zhàn)而勝”的。但5月紐約股市下跌了1000點,就是高頻的數(shù)量化交易鬧的。之前,大企業(yè)被視作“不死鳥”,可以百分百地重倉及長期持有。但是,大企業(yè)恰恰象一個“連環(huán)船”,一個致命的小錯誤令大企業(yè)破產(chǎn)或衰退的案例并非少見!安粦(zhàn)而勝”至少比想象中要難度很大,更不用說還有“黑天鵝”在一旁竊笑。
“牛市集中投資,熊市分散投資。牛市買大,熊市買小!备匾氖牵恳粋事情市場的投資主題都是不同的,主題投資、趨勢投資、價值投資如果能做到三位一體,等于為投資買了三道保險。最嚴格的風險控制才能做到“不戰(zhàn)而勝”,剛才買的三道保險只不過是風險控制的熱身呢。
【什么是投資學中的“哥德巴赫猜想”】相關文章:
HR吐槽第31季之哥德巴赫猜想07-13
投資學的就業(yè)前景07-14
證券投資學論文01-01
猜想詞語意思及造句及近義詞08-04
黃金市場投資學問07-02
證券投資學習心得06-09
學習證券投資學的體會03-14
投資學實習報告范文05-25
投資學專業(yè)實習報告09-13
證券投資學習心得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