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

      • 粽子的做法

        時間:2022-06-27 08:00:59 美食 我要投稿

        粽子的做法(15篇)

        粽子的做法1

          主料:糯米,豬腿肉,粽葉

        粽子的做法(15篇)

          調(diào)料:料酒、老抽、姜、八角、桂皮

          1、粽葉洗凈,放開水煮5分鐘后撈出,肉洗凈切大塊,用調(diào)料腌制一晚入味

          2、糯米洗凈,用清水浸泡2個鐘頭,瀝干,用鹽,糖,老抽等調(diào)料拌好

          3、根據(jù)自己喜歡的`方式包粽子,切記要用棉線或者草繩系緊

          4、將粽子放入高壓鍋,加8分滿的水,大火煮開,小火滾2.5至3個小時即可

        粽子的做法2

          肉粽子

          材料

          糯米,粽葉,棗,豬肉,淀粉,糖,酒,鹽,醬油

          做法

          1.先把粽葉之前就煮好洗凈,泡上.豬肉切成小丁,加入淀粉,醬油,鹽,糖和白酒腌制幾個小時入味。

          2.糯米洗凈泡上一天。粽葉對折成漏斗型,加入米和肉包上系緊,防止煮的時候露餡。

          3.還可以包棗和花生的,包法同樣。

          4.都包好后放到大鍋里加水末過粽子,小火煮二個小時左右即可。

          小粽子

          材料

          豆沙,棕櫚葉,箬皮,糯米

          做法

          1.(準備箬皮和棕繩):把箬皮在沸水里煮一分鐘,放在冷水里浸涼,抹干凈,剪除老硬的葉端。

          2.用小刀順棕櫚葉的分枝口把棕櫚葉分成小枝,把其中小枝葉中間的硬莖撕去(動作要快)。

          3.一張2厘米寬的小枝葉分開成了兩半,把枝葉尖對接。

          4.像打繩結(jié)一樣打個死結(jié),拉緊成了一根兩尺多長的棕葉繩。

          5.把所有的棕葉繩攤開,放在陽光底下曬3、4個小時,就縮成了柔軟的棕繩,可以伸縮自如地綁棕子了。

          6.(包粽子):以豆沙甜餡為例,為便于包可把豆沙餡先切成塊。挑兩張一大一小的.箬皮葉,光滑葉正面朝上,小葉疊放在大葉上。

          7.把兩張葉做成漏斗狀,中間先放一層糯米。

          8.放入一塊豆沙再鋪一層糯米(最上層糯米不能滲入到豆沙里,否則煮不熟),包豆沙粽不能太用力擠壓。

          9.把漏斗另一端的箬皮葉折疊過來再翻轉(zhuǎn),手捏緊旁邊的箬皮葉。

          10.把最后多余的箬皮葉再次翻過來包住粽角,最后用棕繩繞緊。包好的粽子裝入高壓鍋內(nèi)注入水(水把粽子浸到就行,千萬不能讓粽子浮在水面上)壓40分鐘左右就可以(時間太長,粽香會跑掉)

        粽子的做法3

          基本規(guī)則

          粽餡的調(diào)味:咸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揉擦至調(diào)味品滲入豬肉再包。

          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xiàn)夾生現(xiàn)象。咸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后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熱取出。

          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幾種粽子的做法

          1.臺式粽子

          材料:長糯米、豬肉、香菇、咸蛋黃、醬油、糖、五香粉、鹽、粽葉、粽繩。

          做法:將糯米洗凈,泡3小時備用;把豬肉切成長約4公分,寬2公分的長條;香菇泡軟后,去蒂切成條狀;再將豬肉、香菇以醬油、五香粉、鹽、糖等調(diào)味料腌2小時;咸蛋黃切半備用。

          洗凈粽葉及粽繩,取2張粽葉,在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放入豬肉、香菇、咸蛋黃等餡料,再加上糯米填滿,接著將多余的粽葉折回蓋住漏斗包裹好,用繩子在粽腰處扎緊打結(jié),做好后放入鍋中,以水蓋過粽子,用中火煮2小時,熟透了便可食用。

          2.綠豆鴨蛋粽

          糯米、綠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鴨蛋黃5個。將蛋黃切碎與糯米、綠豆、花生拌勻即成餡。取泡過的粽殼葉折成斗狀,填入適量餡料,包好后入鍋加冷水浸沒粽子,煮沸1小時后,改文火煮1小時即可。

          3.陳皮牛肉粽

          泡過的糯米、綠豆各1000克,牛肉、陳皮各100克,豬肉末50克,蔥末、姜末、食鹽適量。用豬油將蔥末炒黃,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豬肉末炒半分鐘后,淋上麻油即成餡。包時先填進拌勻的糯米、綠豆,將餡料夾在中間,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4.百果粽子

          糯米750克、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紅絲各15克,白砂糖300克。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用白糖水煮,瀝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漬24小時,即成餡。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鐘,離火燜4分鐘即成。

          5.健康素粽

          材料:三寶米(煮熟)3碗、棉繩1米、蘿卜干1/2杯、香菇(中型)6朵、粉葉12片(大)、栗子6粒、水煮花生1/2杯、素蛋黃60g(1粒10g)、素肉松30g(1粒5g)

          調(diào)味料:

          1、黑胡椒粉1/8小匙、糖1/8小匙、麻油1/4小匙、醬油1/4小匙。

          2、鹽、白胡椒粉、素蠔油各少許。

          做法:

          1、將粽葉以熱水煮8分鐘,洗凈擦干水分備用。

          2、蘿卜干泡水10分鐘后切碎并擠干水分;香菇泡軟切塊;栗子泡水2小時,香菇、栗子蒸熟(約15~20分鐘)。

          3、先將碎蘿卜干、香菇丁及調(diào)味料(1)炒香備用。

          4、煮好的三寶米加入調(diào)味料(2)拌勻。

          5、粽葉2片重迭,卷成尖桶狀,放入2大匙做法(4)之三寶米,再放入1小匙碎蘿卜干、香菇丁、栗子、素蛋黃、素肉松,再放1大匙三寶米,稍壓一下,包成粽狀,用棉繩捆緊。

          6、置入蒸籠蒸10分鐘即可。

          魚香荷葉粽

          材料:三寶米1杯、糯米1/2杯、魚肉80克、蘿卜干末20克、香菇2朵、蝦米5克、姜片3片。

          調(diào)味料:醬油2大匙、米酒1大匙。

          做法:

          1、洗泡好的三寶米和糯米混合,加水1/2杯,置電飯鍋中蒸熟(非電子鍋,外鍋加水1/2);荷葉泡水備用。

          2、魚肉洗凈,切片;蘿卜干末洗凈,瀝干水分;香菇對切泡水至軟;蝦米洗凈備用。

          3、鍋燒熱,入油將蝦米炒香后,加入香菇炒香后取出備用。

          4、鍋燒熱,入油將姜片炒香后,加入魚片及調(diào)味料以小火煮101分鐘。

          5、取小蒸籠鋪上荷葉,放入煮熟的三寶糯米飯,再放入做法(3)與(4)之材料,續(xù)加入三寶糯米飯,將荷葉包好,置電飯鍋蒸熟(外鍋加1/2杯水)即可。

          肉粽

          A、5斤香糯米,用(不能過涼或過熱,水溫以手感有些熱但可以接受)溫水浸泡糯米2、3個小時(期間撓1至2次,以便米更好浸透),用個小簸箕或過濾籃濾干水分。

          B、2斤去皮綠豆,以同樣的溫水同樣的時間浸泡,濾干水分。

          C、2斤半肥瘦豬肉(單是瘦肉煮出的粽子口感不爽滑也不夠香),把肉切成寬2cm、厚1cm、長10-15cm條狀,接下來放入少許精鹽、味精(雞精)、料酒、姜片、生抽1小匙、(麻油)香油1小匙等調(diào)料并用筷拌勻待用。

          D、把粽子葉放水里煮,水開10分鐘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凈剪兩端多余后濾干。

          E、把棉線剪若干條,每條長約20cm。腿上(膝蓋處)放一條毛巾以備弄濕衣物。

          F、取兩張(均為反面)粽葉一頭一尾的反方向重疊(不完全),放入一小碗(125克)米,用食指在米中間輕輕劃一字,放入1、2匙綠豆,接著是放肉條,放同等綠豆于肉條上,再填123克米蓋住綠豆。

          G、右手先把外端粽葉往里折疊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樣手法完成另一端,綁粽子要先在中間綁一次后才從一端逐一綁向一端以防變形,繩子緊度不能過緊(煮爆)或過松(進水),以輕扯不移動即可。

          H、綁好后逐一放到鍋里,然后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cm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后把鍋里上下粽子兌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紅棗粽子

          弄清肉粽的做法后甜棗粽子并不是很難啦。最大差別:棗子用溫水泡好去籽剪成豆大顆粒,然后與濾干的糯米混勻,至于調(diào)料方面,喜歡甜的可放些糖

          1、糯米洗凈后泡3個小時

          2、粽葉用熱水燙過洗凈瀝干

          3、粽餡的調(diào)味:喜歡吃什么就包什么,咸的要先腌入味

          4、將兩葉粽葉折成漏斗狀,舀入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咸蛋黃、板粟諸種餡料后,再舀入一匙米包合后以粽繩扎緊。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

          5、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xiàn)夾生現(xiàn)象。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后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6、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以后再用小火煮2個小時左右即可。(其實時間長短關鍵是看你包的粽子的大小)

          咸香雞肉粽

          用料:糯米600克、雞肉800克、薯仔400克、蝦米80克、蒜蓉1湯匙、生抽半湯匙、蔥、鹽、雞精、生粉若干、粽葉適量、粽繩適量。

          做法:

          1、將雞肉、薯仔和大蔥頭剁碎,加入鹽、蒜、雞精、生粉等調(diào)料拌勻。

          2、洗凈糯米,浸水半小時。燒熱鍋,用蔥姜蒜爆香,加入糯米和生抽,炒均。

          3、用粽葉2張,折疊成漏狀,放入炒香的糯米1湯匙,加入做法1中扮勻的餡料,再加入1湯匙的糯米在上面。

          4、將粽繩把粽子扎好,放入高壓煲中煮30分鐘,即可趁熱食。如果是普通煲須煮2小時左右。

          正宗金牌裹蒸粽

          用料:

          1、糯米500克、干香菇1朵、蓮子4粒、蝦米10克、綠豆仁50克、栗子2粒、干荷葉1張、干竹葉6片、干堿草2條。

          2.咸蛋黃1粒、胡椒粉少許、芋頭30克、排骨、肥肉約100克;五香粉、蔥油、味精鹽少許。

          做法:

          1.將用料1中的'材料泡水至發(fā)起為止,其中尖糯米至少泡2個半小時以上,然后用胡椒粉、蔥油、味精、鹽來腌味。芋頭切塊炸過,備用。

          2.將肥肉切塊用五香粉腌味約30分鐘。排骨切塊用黑醋、醬油、鹽、味精、面粉腌過備用。 3、將荷葉對撕,粗面朝下,鋪上3片竹葉,放一半的糯米。然后放入香菇、蓮子、蝦米、栗子、咸蛋黃、肥肉、排骨、芋頭、綠豆仁。再放上另一半糯米,將另外3片竹葉蓋上。

          4、將荷葉左右兩側(cè)對摺抓緊,再前后對摺抓緊包成四角形,用堿草包緊打結(jié)即可。

          5、用水煮粽子四小時即可上桌。

          端午節(jié)的歷史由來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zhuǎn)音也!逼鹪磦髡f關于端午節(jié)的來歷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源于浴蘭節(jié)說

          古人五月采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禮記夏小正》“五月……煮梅為豆實也蓄蘭為沐浴也!鼻毒鸥柙浦芯贰霸√m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蹦铣喝俗阢痢肚G楚歲時記》云“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jié)!贝怂琢鱾髦撂扑螘r代又稱端午為浴蘭之月。

          《大戴禮記》為漢文帝時禮學名家戴德選編的是研究上古社會的珍貴資料。如果此說成立端午節(jié)在先秦時代已出現(xiàn)迄今歷時二千余年可謂淵遠流長[1]。

          “惡日”說

          漢代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yǎng)成人。一旦撫養(yǎng)則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現(xiàn)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說法。這一習俗至遲從戰(zhàn)國開始流行迄至漢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漢人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后漢書》中多有記載。

          《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于戶齊將不利其父母!

          《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睎|晉大將王鎮(zhèn)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zhèn)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yǎng)在宮外?梢姽糯晕逶鲁跷鍨閻喝帐瞧毡楝F(xiàn)象?梢姀南惹匾院蟠巳站鶠椴患铡_@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qū)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并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追念歷史人物說

          紀念屈原

          據(j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jié)也稱詩人節(jié))。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迎接伍子胥

          端午節(jié)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zhàn)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zhàn)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jié)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紀念孝女曹娥

          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shù)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祭祀龍圖騰說

          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qū)“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節(jié)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fā)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源于夏至說

          首倡夏至說者為黃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禮俗史》(香港秦興書局1963年出版)一書中提出,端午節(jié)如涓涓之水發(fā)源于遠古時代,三代匯為川流,秦漢擴為河,唐宋納百川而成湖海。

          端午節(jié)源于夏至說聞世后,學者吞吐百家,從更廣泛的視野去研究。1983年,劉德謙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說》(《文史知識》1983年5期)中,認為端午來自夏、商、周時期的夏至,且提出端午節(jié)中“斗百草”、“采雜藥”等與屈原無關。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jié)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jié)中。至于競渡,隋代杜臺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二)端午節(jié)風俗中的一些內(nèi)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三)《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jié)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jié)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jié)又可稱為天中節(jié)。由此端午節(jié)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20xx年12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國際學術會上,中國社科院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何星亮先生,再度完善了夏至說,又提出端午節(jié)即夏至。

          端午十說

          一說認為端午節(jié)是龍的節(jié)日。聞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證端午節(jié)是古代吳越民間舉行圖騰祭的節(jié)日認為端午節(jié)實際上是一個龍的節(jié)日。

          二說認為端午節(jié)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逝世。據(jù)《續(xù)齊諧記》記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說是據(jù)《禮記》載端午源于周代的蓄蘭沐浴。

          四說認為據(jù)東漢時期蔡邕《琴操》中載端午節(jié)系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五說認為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于春秋時期越王勾踐于是日操練水軍。

          六說認為梁宗懔《荊州歲時記》轉(zhuǎn)述端午是為迎“濤神”伍子胥。《后漢書》中也寫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后來江浙一帶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舉行各種儀式以悼念伍子胥。

          七說認為在《道書》中載有五月初五是為祭祀先祖日。

          八說是據(jù)《會稽典錄》一書記載端午是為紀念尋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九說認為端午起源于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jié)。其時仲夏之日萬物方盛夏至日陰氣蔭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為門戶飾以懲惡氣。

          十說是民間有一傳說認為端午源于湖北沔陽沙湖曾有四位豪杰專門劫富濟貧后遭當?shù)毓俦灰u圍困而于五月初五投江而亡。當?shù)孛癖娙f分悲哀將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以示悼念。

        粽子的做法4

          臺式粽子

          【材料】:長糯米、豬肉、香菇、咸蛋黃、醬油、糖、五香粉、鹽、粽葉、粽繩。

          【烹飪方法】:將糯米洗凈,泡3小時備用;把豬肉切成長約4公分,寬2公分的長條;香菇泡軟后,去蒂切成條狀;再將豬肉、香菇以醬油、五香粉、鹽、糖等調(diào)味料腌2小時;咸蛋黃切半備用。

          洗凈粽葉及粽繩,取2張粽葉,在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放入豬肉、香菇、咸蛋黃等餡料,再加上糯米填滿,接著將多余的粽葉折回蓋住漏斗包裹好,用繩子在粽腰處扎緊打結(jié),做好后放入鍋中,以水蓋過粽子,用中火煮2小時,熟透了便可食用。

          陳皮牛肉粽

          【烹飪方法】:泡過的糯米、綠豆各1000克,牛肉、陳皮各100克,豬肉末50克,蔥末、姜末、食鹽適量。用豬油將蔥末炒黃,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豬肉末炒半分鐘后,淋上麻油即成餡。包時先填進拌勻的糯米、綠豆,將餡料夾在中間,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百果粽子

          糯米750克、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紅絲各15克,白砂糖300克。

          【烹飪方法】: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用白糖水煮,瀝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漬24小時,即成餡。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鐘,離火燜4分鐘即成。

          健康素粽

          【材料】:三寶米(煮熟)3碗、棉繩1米、蘿卜干1/2杯、香菇(中型)6朵、粉葉12片(大)、栗子6粒、水煮花生1/2杯、素蛋黃60g(1粒10g)、素肉松30g(1粒5g)

          調(diào)味料:1、黑胡椒粉1/8小匙、糖1/8小匙、麻油1/4小匙、醬油1/4小匙。

          2、鹽、白胡椒粉、素蠔油各少許。

          【烹飪方法】:

          1、將粽葉以熱水煮8分鐘,洗凈擦干水分備用。

          2、蘿卜干泡水10分鐘后切碎并擠干水分;香菇泡軟切塊;栗子泡水2小時,香菇、栗子蒸熟(約15~20分鐘)。

          3、先將碎蘿卜干、香菇丁及調(diào)味料(1)炒香備用。

          4、煮好的三寶米加入調(diào)味料(2)拌勻。

          5、粽葉2片重迭,卷成尖桶狀,放入2大匙做法(4)之三寶米,再放入1小匙碎蘿卜干、香菇丁、栗子、素蛋黃、素肉松,再放1大匙三寶米,稍壓一下,包成粽狀,用棉繩捆緊。

          6、置入蒸籠蒸10分鐘即可。

          五豆粽

          【材料】:白糯米360克、紅豆60克、綠豆60克、眉豆60克、花生60克、玉米80克、粽葉24片。

          【烹飪方法】:1、將糯米、紅豆、綠豆及花生分別洗凈放在冷水中泡2小時,眉豆洗凈在冷水中泡1小時;

          2、瀝干水分,拌勻糯米、紅豆、綠豆、花生、眉豆及玉米,加糖調(diào)味;

          3、粽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2小時后,擦干。

          4、取出2片粽葉,交叉疊起折成三角頂部,加入適量糯米混合物,將頭尾折好。兩邊再包裹上另2片粽葉,折好后用細繩包扎,即成五豆粽。

          5、上籠蒸20分鐘即可食用。

          嘉興肉粽

          制作【材料】:

          主料:糯米1000克,豬腿肉600克

          調(diào)料:醬油50克,白砂糖27克,鹽25克,白酒5克,味精1克

          粽子的特色:形態(tài)美觀別致,箬香芬芳和潤,肉質(zhì)酥爛鮮嫩,肥糯可口不膩。

          【烹飪方法】:

          1、選用7~10厘米寬的伏天粽葉,放在開水鍋內(nèi)煮3~5分鐘,使其回軟,撈起用清水洗凈,瀝干;

          2、糯米放入淘籮,用清水淘凈,連籮靜置約15分鐘,瀝干水,將米倒入木盆內(nèi),加入糖20克、鹽15克及醬油50克拌勻;

          3、將豬腿肉去皮,按橫纖維分別肥瘦切成長方小塊(每塊約重20克),放入大盆,加糖7克、鹽10克及味精、白酒,反復搓擦,使用料滲入肉內(nèi),直至泛出白沫時止;

          4、左手拿粽葉2張,毛面朝下,寬度1/5相疊,右手另拿1張粽葉,光面朝上,約1/3相疊接在左手粽葉的尾部將粽葉接長,在總長的2/5處折轉(zhuǎn),兩邊相疊約3厘米成漏斗狀;

          5、左手托握粽葉,右手放入糯米40克,肉3小塊(二瘦一肥)按瘦、肥、瘦順序橫放米上,再蓋上糯米60克,鋪平,將長出部分的粽葉折轉(zhuǎn),蓋住米,包成囚角矮壯長方枕頭形,用繩繞折至八成緊即可,照此法逐一包好;

          6、鍋中放水燒沸,然后將包好的`粽子下鍋,水面要高出粽子約3~5厘米,用竹架和石塊放在粽上壓實,用旺火煮2小時,再用小火煮1小時即熟。

          嘉興粽子的制作要訣:

          1、所用的主、配料與調(diào)料可制10只鮮肉粽;

          2、需用粽葉(竹箬)30張,約100克,扎繩10根;

          3、粽葉最好選用安徽產(chǎn)的伏天竹箬,用前一定要用沸水煮至回軟洗凈,否則不易包裹,易斷裂;

          4、豬肉要肥瘦分開,加調(diào)料反復拌擦使其入味;

          5、包粽子要注意四周平衡,兩端大小相似,扎繩不能扎死,不能打結(jié),以八成緊為宜;

          6、煮粽時水一定要浸沒粽子,使受熱均勻,旺火煮時要加幾次沸水,撇去浮油。保持水量,防止煮出夾生粽。停火后,粽子即可起鍋,不要久燜。

          海南五色粽

          【烹飪方法】:先把糯主用豬油或花生油炒至聞有香味,就取出分別裝進五個盒子里。然后用野生植物的葉液一盒染成一種顏色,分別染成紅、黃、藍、黑、白王色。再加入腌好的野味,如山豬肉、黃肉、鹿肉等或家禽肉。接著就用樹葉或芭蕉葉包裹,每種顏色的糯米包一種,再用麻繩捆住。粽子的形式呈圓柱形,大小隨意。煮粽子時,水要浸沒粽子,如果分多鍋煮,五種顏色的粽子每鍋都要有,其意喻吉祥。煮約兩小時,粽子發(fā)出濃厚的芳香味時就可取出食用了。吃五色粽分熱吃和冷吃兩種。初出熱鍋的五色粽,香味回溢,誘人口水欲流。拆開葉子咬上一口,只覺得軟滑粘牙舌頭甜暢,滿口清香,令人吃欲大增。冷的粽子,漸漸變硬,慢慢吃可給人一種醇香的味道,吃過后嘴里還久久留有吞不進肚,吐不出口的余味。

        粽子的做法5

          紅薯粽子粥的主料:

          粽子(2個)、紅薯(200克)

          做紅薯粽子粥所需廚具:

          煮鍋

          紅薯粽子粥的做法圖解步驟

          1.把粽子剝?nèi)ネ馄し虐赴迳稀?/p>

          2.剝?nèi)ネ馄さ聂兆忧谐尚《 ?/p>

          3.把切好的粽子放入煮鍋里,加入適量水放灶上煮沸。

          4.紅薯去皮洗凈。

          5.洗好的`紅薯放案板上切成小塊備用。

          6.粥煮沸后要用湯匙不斷攪動并碾壓粽子,讓粽子慢慢煮化。

          7.粽子煮化后放入紅薯同煮。

          8.紅薯快煮熟時放入冰糖同煮至紅薯熟透即可關火食用。

          小竅門:

          1、甜味粽子和白粽都適合煮甜粥,咸味粽子和白粽適合煮帶咸味的粥。

          2、煮粥前要嘗嘗粽子的口味變化,如果嘗到粽子餡有點酸、有點發(fā)苦、口味不正,不要再食用。

        粽子的做法6

          材料

          用量

          粽子 2個

          五花肉 500克

          香蔥 2棵

          干辣椒 2顆

          八角 3顆

          香葉 3片

          冰糖

          生抽

          做法

          粽子用水煮好.

          剝?nèi)ヴ杖~,將粽子切塊.

          五花肉切塊,用水浸泡,中途換幾次水,以便去除血水.

          鍋內(nèi)放適量的油,待油熱,放入粽子煎制.

          煎制表面金黃,盛出,瀝干油份,備用.

          香蔥切蔥花.

          干辣椒切段.

          另起一鍋,鍋內(nèi)放入少許油,待油熱,小火,放入冰糖.

          小火熬成糖漿.

          放入蔥花和干辣椒段.

          將五花肉塊倒入鍋中,翻炒至糖漿均勻上色.

          加入開水至剛剛沒過五花肉,大火將湯汁煮沸,蓋上鍋蓋,轉(zhuǎn)小火,燜40分鐘.

          打開鍋蓋,向鍋中加入粽子.

          大火收汁兒,撒蔥花即可.

        粽子的做法7

          步驟閱讀

          食材食譜熱量:3125.5(大卡)

          主料

          粽子葉2把、、糯米適量、甜棗半斤、豆沙少許

          輔料

          小細繩適量、葡萄干少許

          材料的準備

          1因為粽子葉買的時候很臟,所以第一步工作肯定是先洗粽子葉。用適合人洗臉的'水溫浸泡粽子葉,放入些許堿面,然后水中揉洗10分鐘,再過三次清水即可。

          2將甜棗用刀切成兩半,因為整個的棗太大包起來不太方便。

          3將糯米、葡萄干、豆等洗凈放入盆中。

          4將糯米、葡萄干、豆沙、甜棗饞在一起,攪拌均勻。

          END

          包法

          1將兩片粽子葉重疊一半。

          2將下面的粽子葉向上折起一些。

          3以中心線為標準,把右邊往左邊折疊90度。

          4然后再往左邊疊起,讓它四周連起來。

          5稍微用力按一按粽子葉周邊,讓他在手中形成錐形。

          6然后把糯米等材料放入這個錐形之中, 不要太滿;再把正面的粽子葉往里微微折疊。

          7反面網(wǎng)正面折疊,壓住正面粽子葉。

          8然后左邊粽子葉往右邊折疊 。

          9右邊粽子葉往左邊折疊 。

          10再把殘留在正前方的粽子葉往下按。

          11最后用小細繩捆綁起來即可。

        粽子的做法8

          菜譜簡介 此粽子外形整齊,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香鮮。

          肉粽子的材料

          主料:糯米1200克,肥瘦豬肉1200克,

          調(diào)料:鹽10克,醬油80克,味精4克,白砂糖6克,白酒10克

          肉粽子的做法

          1.糯米放在淘籮內(nèi),淘凈后在水中靜放15分鐘,瀝干水,然后將米倒入木盆內(nèi),依次加糖,適量精鹽,少許紅醬油,攪勻。

          2.將粽葉400克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軟撈起,瀝水,備用。

          3.將豬肉洗凈,按橫絲分別切成肥,瘦長方小塊,放入盆內(nèi),加入白酒、味精以及剩余的紅醬油、精鹽,攪拌到泛出白沫時止。

          4.取3張粽葉,毛面相對,先放入1/3糯米,加入肥瘦肉塊,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濕馬蘭攔腰捆系好,即為粽子。

          5.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再用小火燜約3上時,即可食用。

        粽子的做法9

          肉粽子的材料

          糯米,五花豬肉,鹽,粽葉,繩,醬油,料酒,味精

          肉粽子的`做法

          1.糯米泡半天洗凈,豬肉切塊用料酒、鹽、雞精、老抽浸制。

          2.之后用浸豬肉的醬汁泡糯米。

          3.把粽葉包成粽子,壓緊用繩扎牢。

          4.下鍋煮透即可。

          端午節(jié)粽子

        粽子的做法10

          就浙江來說,嘉興肉粽和湖州肉粽都是非常有名、好吃噠!

          跟小伙伴們分享又白又嫩小粽子的做法,保證大家喜歡,不過不是拿來吃的哦~

          超輕粘土制作粽子的教程,簡單又好玩,快來試試吧~

          看著這只超萌的'粘土粽子,感覺愈發(fā)想念端午的到來啦

        粽子的做法11

          粽子好吃,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食品,制作的手法也是相當?shù)赜袑W問。粽子的做法主要包含了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這三個步驟。如今人們已經(jīng)不單單只包純糯米粽子,還會根據(jù)各地的風俗和個人口味添加不同的粽子餡,粽子的口感也因此各不相同。雖然粽子的種類有很多,但是其實做法都是大同小異,下面簡單為您介紹一種粽子的做法,愛動手的'你趕緊地一起來邊學邊做吧!

          香菇豬肉粽子

          材料:糯米900克,去皮綠豆700克,五花肉400克,帶皮花生300克,蝦米2把,香菇8朵,咸蛋黃6-8個,醬油、糖、鹽、五香粉、料酒適量,粽葉、棕繩適量

          做法步驟:

          1、綠豆要提早一天泡好;五花肉切小塊,用鹽、糖、五香粉、醬油、料酒提早一天腌好;糯米提早5,6個小時泡好后,濾掉水,用一點點生油和鹽拌勻,放一旁;粽葉煮一下,然后抹干;香菇去蒂,切條。

          2、然后按順序,鋪一片粽葉在桌子上,先放一層糯米在中間,然后放一層綠豆,接著把五花肉、蝦米、咸蛋黃、香菇、花生放在綠豆上面。接著再鋪一層綠豆、一層糯米。

          3、如果粽葉夠大,可以用一片粽葉把粽子包起來,先把兩面折起來,成條狀,然后再上下對折,把粽子包起來。手上稍微用點力,把粽子壓緊,然后用繩子捆好。

          4、燒一大鍋水,水開的時候,放粽子下去,大火煮1-1.5小時,熟了之后就可以享用了。

          假如香菇豬肉粽子不是你的菜,你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愛添加各種不同的內(nèi)餡哦,保證一樣美味!

        粽子的做法12

          主料:糯米一小盆,花生適量,赤小豆適量,粽葉20片,火腿一根,五花肉300克

          調(diào)料:食鹽,料酒,生抽半勺,老抽半勺,白糖一大勺,五香粉一小勺,花椒粉少許

          1、五花肉切大片用生抽、老抽、料酒、白糖、花椒粉和少量五香粉提前腌制一晚入味

          2、紅豆、花生浸泡六小時以上,加入糯米中拌勻,粽葉剪去兩頭,備好所有用具

          3、火腿洗凈后煮20分鐘去除多余的鹽味的'油脂,切大塊

          4、將粽葉浸泡后刷洗干凈,放入大鍋煮約10分鐘,棉線一同煮開消毒

          5、糯米洗凈浸泡兩小時后瀝水,拌少許油和鹽備用

          6、取粽葉卷起來,先放糯米,再放五花肉和火腿,再放滿糯米,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和形狀包粽子

          7、粽子全部包好后放入大鍋中隔水蒸,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煮約3個小時左右

        粽子的做法13

         端午節(jié)我到外公家玩。當我做完作業(yè)后,只看到媽媽正在包粽子。我對媽媽請求: “我可以一起報粽子嗎?"媽媽笑笑說:“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試試看!庇谑俏议_始仔細地觀察媽媽包粽子。

          媽媽首先把四片粽葉疊成寬約5厘米,將一段和中心重疊,就像一個小漏斗,然后裝上肉和米。把剩下的一段與小漏斗重疊起來,在露出的`一個小洞里填上米,把粽子里塞結(jié)實。最后用一根針把粽葉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緊,這樣一個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包粽子,這樣以后就可以幫媽媽的忙了。

        粽子的做法14

          食材主料

          粽子2個

          輔料

          白糖適量

          步驟

          1.把蘆葉去掉,切片

          2.鍋里放點油,放下粽子中火煎

          3.翻一面,煎成兩面金黃

          4.裝盤,粘白糖或者蜂蜜即可

          小貼士

          1.粽子雖然好吃,但是也不能多吃。

          2.糖尿病人少吃。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油煎粽子的做法,還不趕緊親手動起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粽子的做法15

          食材主料

          糯米750g、豆沙餡750g

          輔料

          粽子葉適量、水適量、線繩少許

          步驟

          1.將糯米放入容器內(nèi)

          2.放入清水浸泡十小時以上,我是前一天晚上泡的,第二天制作

          3.粽子葉也用清水浸泡

          4.然后用鍋煮15分鐘,撈出備用

          5.取一粽子葉,卷成三角型,將糯米放入一半

          6.再放入豆沙餡

          7.然后上面再填滿糯米

          8.將上面的葉子按在米上捏緊,包裹好

          9.然后用線繩纏緊

          10.打好結(jié)即做好一個粽子了

          11.將所有粽子做好后,放入高壓鍋內(nèi),加水沒過粽子

          12.大火上汽后再煮25-30分鐘,關火后再燜10分鐘,然后就可以食用啦

          小貼士

          糯米根據(jù)米的吸水性,選擇的`浸泡和煮制時間不同;

          為了防止粘連粽葉,可以在煮葉子時滴少許油。

        【粽子的做法】相關文章:

        粽子的做法12-15

        關于粽子的做法12-14

        粽子的做法15篇12-15

        端午粽子做法作文11-02

        關于粽子的做法3篇12-14

        粽子的做法匯編15篇12-15

        關于各地粽子的做法最新做法大全04-22

        小棗黃米粽子做法和步驟09-02

        端午節(jié)粽子的做法作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