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購物的教案 推薦度:
- 購物的教案 推薦度:
- 購物的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精華]購物的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購物的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購物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 通過“小熊購物”的問題情境引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結(jié)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法、后加法”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數(shù)學與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
3. 能正確計算有關(guān)的兩步試題。
教學重點
掌握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準備
掛圖,實物,課件。
切入舉偶
出示掛圖,談話引入。誰能用講故事的.形式說出這幅圖的圖意。
對話平臺
玩中學
1. 說一說。
通過看圖,獲取信息,提出問題。
(1) 同學們,請你也仔細觀察一下超市的東南角,看一看從圖中你能獲得什么信息?
(2) 如果你是小顧客,你想買些什么東西呢?
指名匯報。
(3) 如果至允許你買兩種食品,每種數(shù)量不限,你又準備買什么呢?指名匯報。根據(jù)學生匯報,教師可板書問題。
2. 算一算。
在解決問題中掌握運算順序。
(1) 仔細看圖,說一說小熊買了什么食品?
(2) 那么小熊應付多少錢呢?請你來幫他算一算。學生獨立解答后再小組交流匯報。
(3) 說一說又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4) 教師介紹脫試計算的格式及方法。
學中做
1. 做一做。
(1) 大家真聰明,你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黑板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嗎?任選一題,做一做。
(2) 指名匯報。
2. 想一想,議一議。
通過小組探究,進一步掌握運算順序。
熊媽媽有20元錢,買3包餅干應找回多少錢
(1)試著做一做。
(2)小組議一議。
(3)說一說。結(jié)合剛才的練習,你得到什么結(jié)論?
練習
(1) 完成試一試的第1題。先認真觀察,然后說一說圖意,最后列試計算。
(2) 完成試一試的第2題。先說一說運算順序,然后再計算。
(3) 完成試一試的第3題。
購物的教案2
【活動內(nèi)容】社會活動:不出門的購物(社會文化)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網(wǎng)上購物的簡單過程,知道疫情期間網(wǎng)購是一種方便的購物方式。
2、能較清楚地和同伴交流自己參與的購物經(jīng)驗。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有和父母共同購物的經(jīng)驗
材料準備:教學ppt圖片、網(wǎng)購順序圖卡小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提出問題,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師: 小朋友們,這個假期因為病毒明明一家都被要求呆在家里,不能出門。他們家里的糧食都快吃完了,明明看著自己心愛的小零食都沒了,傷心的哭起來了。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怎樣可以不出門買到東西,幫助明明嗎?那在網(wǎng)上能買到什么東西?
小結(jié):原來我們可以通過手機軟件上網(wǎng)買到超市和商店的物品,網(wǎng)上購物讓我們不出門,就能買到自己需要的各種各樣的東西。
二、回憶購物經(jīng)驗,了解網(wǎng)上購物軟件和支付方式。
師:誰來說一說平時你和爸爸媽媽都在網(wǎng)上買了什么東西?是怎樣通過網(wǎng)上進行購物的?你知道有哪些網(wǎng)上購物的.軟件?網(wǎng)上支付的方式又有哪些呢?
小結(jié):原來我們可以通過下載美團、餓了么、淘寶等手機軟件,注冊綁定賬號、微信、銀行卡等方式進行網(wǎng)上購物。
三、動手操作、了解購物過程,對購物順序進行排列。
師:你們想不想去網(wǎng)上購物?我為你們準備了一些網(wǎng)上購物的圖片,請你們和好朋友一起商量商量網(wǎng)上購物先要做什么,然后做什么,試著將圖片按順序排列在板上。最后每一個小組派一個人來介紹自己的購物過程。
1、分組活動
2、小組派出代表說一說自己的排序方式
3、驗證答案:打開軟件——進入頁面——選擇商品——確定購買——網(wǎng)銀支付——耐心等待——送貨上門
小結(jié):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還可以通過各種軟件在任何地方,不出門就能買到想要的東西,真是太方便了。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給我們幫了很大的忙。
【活動延伸】
你們還知道其他的購物方法嗎?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商場購物,超市購物,電話購物)
購物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數(shù)學活動,體驗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
2、能在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中操作練習,進一步掌握10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
3、初步嘗試計劃購物,萌發(fā)合理消費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準備錢幣(自制)(1元、2元、5元、10元)若干;收集水果、蔬菜、玩具、飲料、學習物品、零食若干(保證物品的衛(wèi)生)并貼上標簽(價格為10元以下);收銀機4臺。
2、六類物品分類標志,超市貨架12個;購物籃每人一個,自制獎品10個。
3、購物計賬單、水彩筆、幼兒答題卡,幼兒每人一套。
活動重點:
掌握10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得出正確結(jié)果。
活動難點:
正確進行購物記錄。
活動過程:
1、以超市經(jīng)理招聘員工的形式,復習物品分類及10以內(nèi)的加減法,并布置超市。
(1)教師以總經(jīng)理的身份出現(xiàn)對工作人員提出要求:正確將超市里的物品進行分類,并按標志將物品放在貨架上。
幼兒按要求快速布置好超市,動作又快又好的幼兒可聘為優(yōu)秀員工。
(2)招聘收銀員的形式復習10以內(nèi)的加減法。
教師出示加減法答題卡,幼兒搶答。根據(jù)幼兒答題情況招聘4~5名收銀員。
2、邀請智慧顧客,學習記錄購物記賬單。
條件:會記錄購物記賬單,能遵守超市規(guī)則,文明購物。
總經(jīng)理講故事“馬大哈買西瓜”(自編),引導幼兒學習記錄購物記賬單。
3、游戲:超市購物樂。綜合練習10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
玩法:將幼兒分為收銀員和智慧顧客兩部分,每位顧客發(fā)10元錢購物。每次可購1~2件物品,顧客選好物品后,收銀員和顧客一起計算一共用了多少錢,收銀員將正確錢數(shù)找補給顧客。每次購物后,顧客要記錄購物記賬單,才能第二次到超市購物。
4、交流討論:我的購物記賬單,評選優(yōu)秀員工和智慧顧客。
(1)組織幼兒交流展示自己的記賬單,根據(jù)幼兒記賬情況,了解幼兒的加減運算情況。
(2)討論: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用10元錢買的物品樣數(shù)多,有的.小朋友買的物品樣數(shù)少?
看看小朋友購買的物品種類是否單一,說說為什么要買這些物品,從而引導幼兒了解計劃購物的意義,萌發(fā)合理消費意識。
(3)根據(jù)記賬單的交流展示引導評出優(yōu)秀員工和智慧顧客。
5、組織幼兒分享自己所購物品,充分體驗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
6、師生共同整理活動場地。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超市作為幼兒學習的環(huán)境,以10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練習為主線,孩子們充分運用有生活經(jīng)驗進行模擬活動。在整個游戲中,幼兒興趣濃厚,參與積極性高,基本上每位幼兒都融入活動中,并且在真實的生活游戲情境中解決問題,在算賬、找零錢,記錄賬單等各種新的挑戰(zhàn)和不斷成功解決新題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心,感受和體驗其中的樂趣。同時,教師以游戲角色的身份,巧妙地將幼兒設在不發(fā)展水平層次上,每個層次都有新的挑戰(zhàn),隨機指導。在分析幼兒記賬單時,引導幼兒合理消費、計劃購物,自然地將社會與科學兩個領(lǐng)域相互滲透,讓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將玩學合一,獲得新的知識、技能和經(jīng)驗,體驗成功前后的情感。
活動評析:
模擬超市購物可以重現(xiàn)幼兒熟悉的生活情景,選擇它作為學習的載體,是一種聰明而有效的教育方式,它既有利于激發(fā)幼兒學習積極性,促進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又能將數(shù)學教育與社會性教育有地統(tǒng)一起來,從而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體驗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
購物的教案4
教學內(nèi)容:
學會購物(課本第12頁例5)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事例,經(jīng)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合理購物問題的過程。
2、了解合理購物的意義,能自己做出購物方案,并對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釋。
教學重點:
綜合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鞏固有關(guān)百分數(shù)在生活中的應用問題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結(jié)果分析方案的合理性,并做出正確選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爸爸買了一個隨身聽,原價160元,現(xiàn)在只花了九折的`錢,現(xiàn)價多少錢?
2、爸爸買了一個隨身聽,原價160元,現(xiàn)在只花了九折的錢,比原價便宜了多少錢?
3、商店里花了56元錢買了一條牛仔褲,因為那兒的牛仔褲正在打七折銷售,這條牛仔褲原價多少元?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入新課
。ㄒ唬┳寣W生說說生活中商家為了吸引顧客或擴大銷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樣的促銷活動?那如何學會合理購物呢,從而引入本節(jié)新課。
(二)出示第12頁的例5
1、讓學生仔細讀題,說說想到了什么?
2、著重理解滿100元減50元的意思
3、分別計算出在A商場和B商場所花的實際費用,進行比較
A商場
23050%=115(元)
B商場:
230-502=130(元)
4、從而得出在A商場購物更省錢,所以在購物時我們要根據(jù)促銷方法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優(yōu)惠政策,就能夠少花錢多購物,這就是合理購物。
三、課堂練習
1、第12頁做一做
2、某商場搞促銷活動,如果兩個品牌都有一款標價250元的電飯煲,那個品牌的更便宜?
A品牌滿100元減50元;B品牌先打七折,在此基礎上再打五折。
3、某著名品牌旅游鞋搞促銷活動,在A商城按滿200元減100元的方式銷售,在B商城先打七折,再打八折的折上折銷售。媽媽準備給小麗買一雙標價460的這種品牌的旅游鞋。
。1)在A、B兩個商城買,各應付多少錢?
。2)選擇哪個商城更省錢?
四、課堂小結(jié)
如何才能進行合理購物
五、作業(yè)
第15頁第13、14題
購物的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熊購物”的情景,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jié)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書寫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
3.引導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進行乘加、乘減兩步式題的計算。
4.培養(yǎng)學生書寫規(guī)范,計算認真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具準點: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開火車)
3×5=4×8=7×6=36-17=80-43=
9×3=8×5=37-15=8+15=36+7=
2.觀察下面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45-18+20
指名口答,引導學生認識:只有加、減法計算的兩步式題一般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P10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
1.理解圖示內(nèi)容,讓學生找信息。
2.提出問題:假如你們是顧客,你想買哪兩種食品?每種食品的數(shù)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師選學生提出其中一個問題,如:買4個面包和1瓶飲料需付多少錢?
3.解決問題。
。1)列算式:3×4+6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組織學生討論:3×4+66+3×4各表示什么意思。
、偎闶健3×4+6”中的“3×4”表示4塊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塊面包和1瓶飲料共付18元。
、谒闶健6+3×4”紅的“3×4”表示4塊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瓶飲料和4塊面包共付18元。
這兩種情況所付的錢都是相等的。所以,3×4+6與6+3×4這兩個算式都可以求出買4個面包和1瓶飲料共付多少元。
。3)引導學生用脫式計算。
3×4+66+3×4
以上兩個算式有什么共同點?(都含乘、加計算的兩步式題)
討論:含乘、加計算的兩步式題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認識脫式計算的格式。(板書)
解法一:3×4+6解法二:6+3×4(PS:先算的一步用直線劃起來)
=12+6=6+12
=18(元)=18(元)
答:該付18元。
4.嘗試獨立解決
。1)提問:有20元,買3包餅干應找回幾元?
。2)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合作、討論?赡軙霈F(xiàn)以下兩種方法解答。
a.3×4=12(元)20-12=8(元)答:應找回8元。
b.20-3×4(PS:先算的一步用直線劃起來)
=20-12
=8(元)
答:應找回8元。
(3)重點討論解法b。算式中既有減法,又有乘法的情況下,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認識:在既有減法又有乘法的.兩步計算的式題中,應先算乘法,在算減法。
5.小結(jié)
觀察三個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點?
(以上三個算式是乘加、乘減兩步計算的式題。)
板書課題:乘加、乘減兩步計算式題
提問:這樣的式題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鞏固練習:P11“試一試”
1.第(1)、(2)題注意注意提醒學生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線劃起來。
2.第(2)題齊3學生板演并訂正。
3.第(3)題讓學生再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也可自己創(chuàng)設情景來敘述算式的意義。
四、總結(jié):計算乘加、乘減兩步式題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購物的教案6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購物游戲,感受自己準備春游物品的快樂。
2、有初步合理的購物計劃,并能根據(jù)外出情況挑選適量、適當及必須的物品。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活動準備:
1、16個小錢包(每個內(nèi)存放10元硬幣)。
2、超市場景布置(貨柜若干、提示卡、價目表)。
3、購物籃若干(16個)。
4、大量物品。(奶制品類、飲料類、水果類、零食類、點心類、其它類)。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購物
1、引子:上次春游,你們都帶了些什么好吃的?這些東西都
是誰給你們準備的?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再過幾天,我們又要去春游了!這次我們不請爸爸媽媽幫忙,自己來準備春游的物品,行不行?好!那我們今天就來做個超市的游戲。請你去挑選自己最喜歡的、最需要的物品帶去春游,好嗎?
2、幼兒第一次購物,教師觀察。(主要觀察幼兒購物的量是否
合適)
3、討論:
(1)先數(shù)一數(shù),你買了幾樣東西?
。2)觀察討論個別幼兒的籃子:(帶多少比較合適?)
。3)重點討論:如果外出春游把這些東西都帶去,你們覺得合適嗎?為什么不合適?說理由。
。4)教師小結(jié):春游外出帶的食物應該是適量的。如果帶的太少會吃不飽。如果帶的太多,小包包放不下、小朋友背不動、回來的時候還會吃不完。那就太浪費了!
(5)幼兒退貨,個別或共同檢查。
(點評:活動從生活中選材,但它畢竟不同與生活。教師根據(jù)幼兒的特點,創(chuàng)設了模擬購物情境,大大激發(fā)了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也使他們埋下了探索和了解生活的種子。第一次的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的活動也在幫助幼兒建立適量購物的正確價值觀。)
二、第二次購物:
1、引子:剛才我們碰到了什么問題?這次購物的時候想想看,你要買多少東西比較合適,而且有些東西必須要帶的?
2、幼兒第二次購物,教師觀察(重點觀察幼兒量的合適性、幼兒購物的種類及個別幼兒情感的關(guān)注)
3、討論:
(1)這次你買了幾樣?差不多了嗎?你們都買了些什么?
(2)找出一個類別相對較全的包,觀察討論。
1、類別觀察。
2、重點討論:哪些物品是必須要帶的'?(如餐巾紙、飲料、水果等)
3、討論:餐巾紙有什么用?
為什么你們都要帶飲料?你喜歡喝什么飲料?天熱時,哪種飲料比較解渴?
帶些水果有什么用?
。c評:第二次的購物,教師從類別化入手,幫助幼兒從生活經(jīng)驗講述開始、由淺入深,了解哪些物品是必須要帶的。也幫助幼兒從感性感受到較理性的思考,理解物品本身的內(nèi)涵。)
4、個別幼兒包包檢查:你們有沒有想到為好朋友準備呀?準備的東西可是要好朋友喜歡吃的?知道你好朋友喜歡吃什么嗎?
。3)幼兒再次退貨。
。c評:教師適時地對幼兒進行關(guān)心同伴的教育,使幼兒理解購物過程的另一種社會價值,不但激發(fā)了幼兒的情感、也促使幼兒更全面整體地考慮購物過程、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增強目的性。)
三、第三次購物。
1、看來秋游購物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考慮周到。呆會兒,我么要看一看,想一想,帶的東西是多還是少、還是正正好好。什么東西是一定要帶的?什么東西是不合適的?最后還要想想你的好朋友。有點難,能行嗎?這次我們真的要發(fā)錢了!怎么樣把10元錢用好?自己要算好!
2、教師發(fā)錢,個別指導。(大手大腳的孩子:花錢的時候可要節(jié)約一些。)(節(jié)約的孩子:你別太節(jié)約了,用吧!大方點。)
3、幼兒購物。
4、教師小結(jié):用了幾元錢?水都帶了嗎?給好朋友帶東西了嗎?真好,春游的時候不僅想到了自己,還考慮了好朋友。下一次,我們要告訴爸爸媽媽:春游的時候讓我們自己準備物品,因為我們能準備得很好,說不定想得比爸爸媽媽還周到呢!還要爸爸媽媽準備嗎?
。c評:課堂上加入真實錢幣的運用,形成了這一活動的一個高潮。也體現(xiàn)了教師教育目標的整合性。包括語言在交往中的使用,幼兒對各種內(nèi)容的取舍、有目的選擇、對錢幣的使用等。它成為幼兒表現(xiàn)的一個大舞臺、也為教師繼續(xù)教育提供了依據(jù)。)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孩子有了足夠的自由空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購買,積極性特別高,同伴間也有了足夠的交流,孩子將這次活動的經(jīng)驗同以往相比,歸納總結(jié)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購物,對以后的的良好購物習慣鋪好路。
購物的教案7
設計意圖:
家長們會經(jīng)常碰這樣的事:帶著孩子逛街,路過玩具柜、食品柜前孩子哭鬧著要這要那,弄得家長很尷尬。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合理消費意識,我設計了《購物》這一活動,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哭鬧著讓家長買東西是不好的行為,要挑選自己需要的物品買 ,樹立合理的消費觀。
活動目標:
1.知道購物時要挑選自己需要的物品。
2.初步樹立合理的消費觀。
3.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1.課件。
2布置"樂樂超市"。
活動過程:
1.引題。
出示小頭爸爸、圍裙媽媽、大頭兒子的形象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他們是誰啊?他們在干什么呢?
2.根據(jù)需要和要求,幼兒練習購物。
(1)播放課件一小頭爸爸:大頭兒子,我們明天全家要去福利院看望那里的小朋友,好不好?
大頭兒子:太好了,我正想帶點禮物去看看他們呢?小頭爸爸,你說,我們該帶些什么禮物給他們呢?
圍裙媽媽:孤兒院的院長打電話告訴我,她們的奶粉吃完了(出現(xiàn)奶粉圖片);小寶寶的襪子破了(出現(xiàn)襪子圖片);夏天的太陽太火了,寶寶想要頂太陽帽(出現(xiàn)太陽帽圖片);紅紅要表演舞蹈想要一條漂亮的裙子(出現(xiàn)裙子圖片);小朋友們還想做手工玩油泥(出現(xiàn)油泥圖片);廚房里的叔叔說醬油沒有了(出現(xiàn)醬油圖片)。
大頭兒子:啊,這些都是他們很需要的東西呀,可是我們今天沒有時間去買這些東西呀。咦,我們就請小班小朋友幫我們?nèi)?樂樂超市"把這些東西買回來吧。
評析: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還有圍裙媽媽都是幼兒喜歡的動畫人物,利用幼兒喜歡的動畫人物向幼兒提出要求,幼兒都能高興地接受。因此提高了幼兒接受新知識的欲望。
(2)師:小朋友你們愿意幫助他們一家把東西買回來嗎?(愿意)(出示錢)這是圍裙媽媽給我們買東西的錢。來,拿著。
問:數(shù)一數(shù),你們拿到幾張錢?(五張)一張錢能買一件東西,我們在超市只能買圍裙媽媽需要東西呀。
師:走吧,帶上錢我們?nèi)ス涑辛恕?/p>
師:小朋友,快把買來的東西給圍裙媽媽看看,對不對。
(3)請幼兒將買回來的東西和課件上的東西對應。如有買錯掉的東西請幼兒說說買的理由,然后播放課件二圍裙媽媽傷心地說:這不是福利院里的小朋友需要的東西,浪費了。
評析:當孩子們高興地在超市購物時,有些小朋友看到了許多玩具和吃的東西,忘記了圍裙媽媽提的要求了,就多選了和選錯了東西,教者先用簡單的語言提示幼兒,可是幼兒被眼前的玩具吸引,把圍裙媽媽的要求都忘了。這時教者不再強調(diào),留著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評價。這樣幼兒就能發(fā)現(xiàn)自己買了許多不需要的東西,結(jié)果沒錢買需要的東西了。
(4)請買錯了的小朋友說說為什么要買奶粉、襪子、太陽帽、裙子、油泥和醬油的理由。
(5)買錯掉的小朋友去調(diào)換貨物,重新買回最需要的東西。
(6)播放課件三圍裙媽媽:小朋友們,你們真棒,東西都買對了,謝謝你們了!
3.對比寶寶貝貝不同的購物行為,進一步鞏固幼兒按需消費的良好習慣。
師:小朋友們今天的表現(xiàn)真不錯。賺錢很不容易,買東西不能說想買什么就買什么,一定要買自己最需要的東西才行。今天我在超市看到寶寶和貝貝也在買東西的,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買了什么?
播放課件四寶寶和媽媽來到玩具商場,看到商場里有好多東西。寶寶說:"哇!這么多玩具!媽媽,寶寶要買汽車。"媽媽說:"好的。" 媽媽給她買了汽車。寶寶忽然看見邊上有一輛更漂亮的大汽車,又說:"媽媽,寶寶還要買這輛大汽車。"媽媽說:"寶寶,我們已經(jīng)買了一輛了,不要買了,好嗎?"寶寶想了想:"嗯……好的`吧!"播放課件五貝貝和媽媽來到商場,貝貝手上抱著芭比娃娃在玩具柜前,他又哭鬧著說:"媽媽媽媽,我要買大汽車!""媽媽媽媽,我要買喜洋洋。!"媽媽說:"貝貝,我們已經(jīng)有芭比娃娃了,不買大汽車了,好不好?"寶寶哭著說:"不嘛不嘛,我要買。〔宦锊宦,我要買!!不嘛不嘛,我要買。〔宦锊宦,我要買。"(大哭)。媽媽滿頭怒火的模樣。
提問:⑴你喜歡寶寶還是貝貝?為什么?
、曝愗愖龅煤貌缓?為什么?
、俏覀儊韼椭愗悾瑧搶ω愗愓f一些什么話呢?
、裙渖虉鰰r,怎樣做個好孩子呢? 鼓勵幼兒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引導幼兒總結(jié)出不能哭鬧。
評析:讓幼兒觀看寶寶貝貝買東西時的表現(xiàn),并進行比較,進一步明白哭鬧著要買東西的行為大家都不喜歡,不哭鬧的寶寶在幼兒的心里也樹立了榜樣。
4.結(jié)束活動。
師:今天小朋友的表現(xiàn)都很棒,這么乖的孩子應該獎勵噢。來,老師每人發(fā)一個錢,去超市買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回來玩吧。
活動反思:
經(jīng)過精心的準備和用心的引導,這節(jié)活動課效果良好,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基本完成教學目標。作為幼兒教師,我深感還要學習和補足幼兒的教學經(jīng)驗,分析和總結(jié)孩子的學習水平和個性特征。我能把握教育內(nèi)容的核心,培養(yǎng)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fā)他們主動表達的積極性。但是對于活動中出現(xiàn)的小狀況,我還需要多關(guān)注每個孩子的特點,爭取做到提供自己最小支持幫助孩子最大發(fā)展。在師幼活動方面,我將及時根據(jù)孩子們的表現(xiàn)調(diào)整教學進度和環(huán)節(jié)設置,多鼓勵孩子,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讓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再提升一個臺階,為早日融入社會打好基礎。
購物的教案8
活動內(nèi)容:
超市購物
活動目的:
1、鞏固已掌握的小數(shù)四則運算和四則混合運算的知識。
2、讓學生模擬生活中的購物,使學生學會購物,從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意識,想出多種不同的付錢方法或多種找錢方法,尋求多種解法,發(fā)散和拓展學生思維,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活動重點: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解決問題。
活動難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用具: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教師出示“超市購物”情景圖。
提問:你知道他們在做什么?
出示:超市購物
提問:你去超市購過物嗎?說說你的購物經(jīng)歷。
教具:超市購物情景圖。
形式:指名、同座互說。
二、提出思考
師:羅列部分文化用品、部分食品和部分兒童玩具的單價。投影出示問題:
1、任選三樣物品,算一算應付多少元?
2、給你20元人民幣。開學前買文化用品,你想買哪幾樣,共用多少錢?
3、你最喜歡的玩具是幾種?買回家一共要多少元?
4、購方便面8包、餅于1包、錦菜5瓶、鉛筆10枝,帶50元夠不夠?
5、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教具:物品的單價
形式:小組學習、集體討論。
三、實踐活動:
1、談話導入:如果你到商店買東西。如果你是售貨員,應該怎樣付錢、找錢呢?
2、模擬:兩人在講臺前演示付錢和找錢情況的。
3、說明:假設只有5元、10元、20元的整錢。
4、記錄:將交易情況模擬超市小票簡單記錄。如:物品名稱、價格、支付多少錢、找多少錢。
教具:學生準備實物。
形式:小組內(nèi)學生互相模擬付錢和找錢。
分組匯報討論結(jié)果。
四、全課小結(jié):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師:我們學習超市購物,但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亂購物,要根據(jù)生活需要節(jié)約用錢。
超市購物教案15
〖教學目標〗
。保莱信c其他購物場所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
2.學習比較對照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事先準備有關(guān)超市與其他購物場所相同點與不同點的概括,并把要點寫在大紙上。
〖教學活動及過程〗
1.導入。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68~69頁的圖畫。教師提出問題:“超市還有其他的名稱嗎?(自選商場)同學們都去過超市嗎?喜歡去那里嗎?經(jīng)常去嗎芽”學生就圖畫和教師的問題自由發(fā)言。
2.小組討論。教師布置任務并進行引導:“同學們都去過超市,而且大多數(shù)同學還去過很多次,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對超市進行過研究?與其他的購物場所相比,超市有什么特點?有哪些地方與其他的購物場所相同?有哪些地方與其他的購物場所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對超市進行專門的研究。同學們先分成小組進行討論,然后全班同學進行交流,看一看我們對于超市的了解是不是準確、全面。”
將學生分成小組。提醒學生要分別記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推選在全班介紹的發(fā)言人(可以允許不止一個),教師巡視并適當?shù)貑l(fā)學生。
。常嘟涣。各個小組向全班介紹討論的結(jié)果,教師在黑板上分別記下相同點和不同點。
。矗骄炕顒印=處熆隙▽W生的討論結(jié)果,然后出示自己事先準備好的概括要點,說明自己也進行了觀察和比較,和學生一起將其與黑板上所列出的.討論結(jié)果進行對比。教師應肯定學生發(fā)現(xiàn)了許多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但也應引導他們注意自己沒有發(fā)現(xiàn)的地方。然后讓學生討論:為什么有些地方自己沒有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思考:觀察得是否詳細、是否進行了認真的思考、能否從不同的角度考慮、不能只看表面等等)
5.教師小結(jié)。既要肯定學生的成績,更要肯定他們的思考。布置家庭作業(yè)。
〖給教師的建議〗
。保惺墙陙碓谖覈l(fā)展得較快,與廣大人民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購物場所。目前在城市和鄉(xiāng)村都有廣泛的分布,即使目前暫時沒有的地區(qū),也會很快發(fā)展起來。因此,可以說超市是在學生當前和今后的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的購物場所,與“繁忙的商業(yè)街”和“熱鬧的集市”相比,這一課題地位更加重要。無論是城市還是農(nóng)村地區(qū),應當保證這一課題的學習。
。玻處熞`活掌握活動進程,既要通過適當?shù)膯l(fā)和提示使學生有所成就,又要在自己的概括要點中包括少數(shù)三年級學生不太容易想到的特點,以便使他們反思自己的討論過程,更好地掌握比較、對照的方法。有些特點學生不太容易想到,例如:與其他購物場所相比,需要顧客挑選商品的自由度最大,所有商品都可以直接拿在手上自由挑選;營業(yè)時間一般比較長,適合上班的人;某些商品不適宜在超市出售,比如貴重珠寶、藥品等;服務人員的工作更多的是從表面上看不見的,如分類、包裝等。
〖評價建議〗
對學生的“我的新發(fā)現(xiàn)”進行等級評價。
購物的教案9
【活動目標】
1、10以內(nèi)連加算式的去處方法。
2、聽懂游戲規(guī)則,并按要求進行記錄。
3、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記錄結(jié)果。
【活動準備】
1、布置超市的各種道具,帶標價的商品圖片若干,樣幣若干。
2、記錄紙和筆,幼兒每人一份。
3、請一配班老師協(xié)助。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導入課題。
師:瞧,超市里有各種各樣的物品,你們想去購買嗎?那我們一起來玩超市購物的游戲吧!
2、游戲:“超市購物”,10以內(nèi)的連加運算。
(1)交代游戲玩法。
師:你們每個人有10元錢,只能選擇購買三樣物品,三樣物品的價格合起來不能超過10元。然后要把你選的三樣物品圖片貼在記錄紙上,并列出算式三種物品合起來是多少錢。
。2)幼兒選購物品,教師巡視。
。3)幼兒展示記錄結(jié)果,學習連加算式方法
、賻煟赫l愿意先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記錄結(jié)果呢?請你指著記錄紙上的圖或算式讀給大家聽一聽,好嗎?如,我買了三種物品,膠棒的價格是1元、水彩筆的價格是3元、皮球的價格是6元;我列的算式是1+3+6=()。(教師把幾位幼兒的記錄紙貼在黑板上,并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邊記錄紙上相應的位置邊讀。)
、趲煟赫l發(fā)現(xiàn)這些算式與我們之前學過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呢?(多一個加號和一個數(shù)字。)這樣連續(xù)有兩個加號的算式,我們叫連加算式。請大家想一想,這樣的連加算式該怎么計算呢?老師來告訴你們,連加算式要分兩步來計算:先算出1+3+4,再算出4+6=10,結(jié)果就是10、我們怎么知道這樣算是對的呢?下面我們來驗證一下1下面排1個一元硬幣,3下面排3個一元硬幣,6下面排6個一元硬幣,大家一起數(shù)一數(shù)共有幾元錢?(教師引導幼兒從左到右依次點數(shù)硬幣。)10元,跟我們剛才計算出來的結(jié)果一樣嗎?(一樣)所以連加算式要分兩步算,第二步算出的結(jié)果就是整個算式的答案了。
、蹘煟豪蠋熤,很多小朋友都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記錄結(jié)果,對嗎?那現(xiàn)在請你用剛才老師教你們的方法把答案算出來,然后再和同伴互相交換記錄紙,來分享一下,看看同伴選了哪三樣物品?他列的算式和算出的答案都對嗎?如果不對,請悄悄的告訴他改正,好嗎?如果判斷不準的可以舉手請老師幫忙哦!
3、操作幼兒用書上的練習,鞏固10以內(nèi)的連加運算。
(1)交代題意。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3)幼兒互相檢查操作結(jié)果,集體驗證答案。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始終貫穿“超市購物”這一主線,以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在不斷的超市購物中認識1角、5角、1元的硬幣。從認識硬幣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guān)系,再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多種付錢方法,層層深入。活動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促進幼兒思維的發(fā)展。
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
2講述購物的過程,學習用算式表示。
活動準備:標有價格的商品圖片幼兒活動材料數(shù)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談話引入
1.小朋友你去超市購物過嗎?你是根據(jù)什么選擇商品的?(價格)
2.幼兒個別介紹自己的購物過程。
二、猜猜我們買了什么
1.今天老師帶了了一家圖片超市,我們一起來學習購物。(出示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教師幼兒觀察:重點提醒幼兒了解商品的價格。
2.教師購物①:我有5元錢買了2件商品正好花完,你們猜我買了哪2件?幼兒講述,并說說為什么?教師用算式表示。2+3=51+4=5
3.教師購物②:我有5元錢可我只買了1件物品,可能還剩幾元?幼兒講述,并說說為什么?5—3=25—4=1
三、我來買東西
1.幼兒有5元錢,買2件物品正好花完,請自己選擇商品。
2.幼兒講述購物過程,并用算式表示。
3.你有5元錢,買1件物品用了幾元,還剩幾元,請自己選擇商品。
4幼兒講述購物過程,并用算式表示。
四、小明去購物
1.今天小明和媽媽一起也去購物,我們一起來幫他完成。
2.教師介紹幼兒活動手冊。
3.幼兒分散完成。
教育價值
1、認識10元以內(nèi)的人民幣(1元、2元、5元、10元的硬幣及紙幣),了解錢幣與貨物之間的等價交換。
2、通過超市購物的游戲,學習10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及加減,豐富有關(guān)組成、加減的數(shù)學經(jīng)驗,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
3、學習運用有關(guān)組成、加減的數(shù)學經(jīng)驗,解決超市購物中的實際問題,體驗理解超市購物中存在的數(shù)學關(guān)系。
4、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積極主動地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動過程和結(jié)果。
系列活動
活動一:參觀超市
活動準備:到附近的'超市聯(lián)系參觀的事項,準備攝像機、照相機。
組織策略:(1)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參觀的目的與內(nèi)容。(2)幼兒前往附近的超市,根據(jù)討論的內(nèi)容進行參觀活動。
活動二:超市里的商品真多
活動準備:觀看參觀超市的錄像、照片。
組織策略:(1)教師和幼兒回憶所參觀的超市名稱。(2)幼兒講述超市中的各種物品(商品、貨架、收銀臺等)。(3)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jié)超市物品的種類。
活動三:自己開超市
組織策略:(1)教師以前一天的游戲引出“開超市”的話題。(2)組織幼兒討論:我們的超市中可以有哪些商品?這些商品從何而來?
活動四:商品分類
活動準備: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小商品及商品的外包裝。
組織策略:(1)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各種物品。(2)幼兒將小商品及外包裝按照自己確定的標準分類。(3)同伴間相互介紹分類的標準及結(jié)果。(4)將分類好的物品分別裝入游戲箱中。
活動五:制作商品價碼標簽
活動準備:分好類的各種物品、即時貼標簽、筆。
組織策略:(1)引出給每種商品標上價格的話題。(2)幼兒討論確定每種商品的價格。(3)幼兒給每種商品制作價格標簽。
活動六:到“銀行”取錢——認識人民幣
活動準備:面值為1元、2元、5元、10元的紙幣與硬幣若干,實物投影儀。
組織策略:(1)利用實物投影儀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2)請每位幼兒到“銀行”取5元錢。(3)請幼兒相互介紹各自取5元錢的不同策略。
活動七:做錢包、裝飾錢包
活動準備:幼兒自己收集制作錢包的材料,各種紙張、透明膠、雙面膠、漿糊、蠟筆、水彩筆等。事先請幼兒回家觀察父母的錢包,了解其形狀、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及外表的樣式。
組織策略:(1)請幼兒講:述自己了解的錢包的式樣。(2)幼兒談談自己想制作的錢包的形狀、式樣、顏色等。(3)鼓勵幼兒選用合適的材料進行制作和裝飾。(4)同伴之間相互欣賞、介紹各自制作的錢包。
活動八:買兩樣東西
活動準備:“銀行”里準備1元、2元的硬幣與紙幣若干,幼兒人手一個自己制作的錢包,購物筐、記錄紙、筆若干。
組織策略:(1)幼兒到“銀行”去取5元錢。(2)幼兒用這5元錢到“超市”買兩樣商品。(3)請幼兒介紹用5元錢買了兩樣多少錢的什么商品。(4)引導幼兒討論用什么方法記錄買東西的事情。(·5)幼兒選用合適的方式記錄,相互交流記錄。
活動九:你還剩多少錢
活動準備:“銀行”里有1元、2元的硬幣與紙幣若干,幼兒人手一個自己制作的錢包,購物筐、記錄紙、筆若干。
組織策略:(1)請幼兒到“銀行”去取5元錢。(2)幼兒用這5元錢到“超市”里買一樣商品,算算還剩下多少錢。(3)請幼兒討論:用什么方法記錄還剩下多少錢。(4)幼兒選用合適的方式進行記錄,相互介紹。
活動十: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錢
活動準備:“銀行”里有1元、2元和5元的硬幣與紙幣若干,幼兒人手一個自己制作的錢包,記錄紙、筆若干。
組織策略:(1)教師交代活動的要求:先到超市去挑選兩樣商品,看看它們各是多少錢,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錢,并進行記錄。再到“銀行”去取相應數(shù)目的錢幣,最后到超市去購買這兩樣商品。(2)幼兒活動:挑選商品記錄價格、到銀行取錢、購買商品。(3)請幼兒相互介紹購物的情況。
活動十一:猜猜買了什么(此游戲可進行多次)
活動準備:超市場景圖一幅,上面畫有班級“超市”中的各種商品并標有價格。
組織策略:(1)教師出示超市場景圖,引導幼兒觀察圖上的商品以及各種商品的價格。(2)教師說出自己所買的兩種商品的價格或類別,讓幼兒推理猜測。如:教師說自己在“超市”買了一種玩具一種食物,這兩樣東西的價格合起來是5元錢。猜猜老師買了什么?(3)在幼兒明確如何說清猜測條件后,請個別幼兒讓同伴猜他在“超市”中買了哪兩樣東西。
活動十二:我和老師買東西(真實的實踐活動)
活動準備:給每個幼兒提供2元錢的硬幣。
組織策略:(1)給每個幼兒發(fā)兩元錢。(2)討論:如果錢不夠可以怎么辦?(3)帶領(lǐng)幼兒前往附近的超市購物。(4)幼兒介紹自己買了什么,用了多少錢。
購物的教案10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70-71頁主題情景圖“買文具”,認一認,填一填。
教學目標:
1、認識各種小面額的人民幣及換算關(guān)系。
2、初步體會人民幣的作用。
教學重點:
1、認識小面額人民幣。
2、掌握元角分的關(guān)系。
3、體會一元的`幣值。
教學難點:熟練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關(guān)系,進行人民幣之間的正確兌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購物情境
1、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要購買這些文具需要什么?
3、揭示課題
二、認識小面額人民幣
1、說說你認識哪些人民幣?
2、看“認一認”
圖中有哪些人民幣?給他們進行分類
說說哪些是紙幣,哪些是硬幣?
3、游戲
我舉你認,我說你舉。
三、開展換幣,購物活動。
1、說說元角分的關(guān)系
2、進行換幣活動。
3、那一元能買多少東西呢,我們來開展一項購物活動。
出示主題圖,圖中文具個賣多少錢,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完成71頁練習。
四、填一填
獨立完成
五、本課小結(jié)
今天我們認識了什么?有什么用處?
2、買衣服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72頁主題圖,認一認,說一說,73頁練一練和數(shù)學故事。
教學目標:1、認識各種大面額人民幣及換算關(guān)系。
2、體會人民幣的用處。
教學重點:正確認識大面額人民幣,
教學難點:能正確清點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
1、看人民幣認讀。
2、聽幣值,找出或組成相應的人民幣。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看主題圖,理解圖意。
2、提問
想買一件衣服和一條裙子需要多少錢?
你能用剛才學過的人民幣支付嗎?
你有別的辦法讓付錢更簡單嗎?
。ㄓ么箢~人民幣)
三、認識大額人民幣
1、說說自己認識的大額人民幣
2、師舉生認
四、開展購物活動
1、交流,大額人民幣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下面老師要看看誰會用這些大額人民幣購買主題圖中的衣服。
3、抽生購物
4、同桌互相進行購物活動。
五、練一練
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
六、講故事
感受銀行和儲蓄功能。
七、本課小結(jié)
今天你們學到了什么?
購物的教案1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小熊購物”的情境,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jié)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書寫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
3、引導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進行乘加、乘減兩步式題的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思考,書寫規(guī)范,計算認真的良好學習習慣。
情感目標
靈活地運用多種方法解決身邊的數(shù)學。
教學重點
掌握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結(jié)合具體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方法
媒體內(nèi)容與形式
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導入
一、復習
1、口算。(開火車)
3×5= 4×8= 7×6= 36—17= 80—43=
9×3= 8×5= 37—15= 8+15= 36+7=
2、觀察下面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8×2÷4 20÷5×3
指名口答,引導學生認識:
二、情境創(chuàng)設
1、師:小熊兄弟開了一個小店,想請你們幫忙當一下收銀員,愿意嗎?
2、出示貨架,你們能從這里得到什么數(shù)學信息呢?
學生認真練習
只有加、減法計算的兩步式題一般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愿意
學生分組學習
5分
探究
1、加、乘混合運算
。1)愛吃零食的小明第一個來買東西吃了,看看他買了什么,幫忙算一算吧!
。惺接嬎悖
。2)理解“12”是3與4的乘機,也就是買四個面包的`價錢,6是和3與4的成績相加。
。3)教學有乘有加的混合運算
A、列算式:3×4+6 6+3×4
B、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C、組織學生討論:3×4+6 6+3×4各表示什么意思?
。4)引導學生用脫式計算。
3×4+6 6+3×4
以上兩個算式有什么共同點?
討論:含乘、加計算的兩步式題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你能用數(shù)學的語言說一說嗎?
。5)認識脫式計算的格式。(板書)
解法一:3×4+6解法二6+3×4
=12+6 =6+12
=18(元)=18(元)
答:該付18元。
。6)口頭填空:8×2+3這道題先算()。
5+2×6這道題先算()。
2、有減有乘的混合運算
。1)提問:有20元,買3包餅干應找回幾元?
。2)讓學生討論?赡軙霈F(xiàn)以下兩種方法解答。
a、3×4=12(元)20—12=8(元)
答:應找回8元。
b、 20—3×4
=20—12=8(元)
答:應找回8元。
。3)重點討論解法b。算式中既有減法,又有乘法的情況下,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認識:
(5)口頭填空:
15-6×2這道題先算()。
3、小結(jié)
觀察三個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點?。
提問:這樣的式題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剛才的那句話繼續(xù)補充完整
(指名列式計算)出示:A、我買了4個面包,要付多少錢?
B、又買了一瓶飲料,一共要付多少錢?
(都含乘、加計算的兩步式題)
在既有加法又有乘法的兩步計算的式題中,應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在既有減法又有乘法的兩步計算的式題中,應先算乘法,在算減法。
以上三個算式是乘加、乘減兩步計算的式題。
15分
鞏固與拓展
P13“試一試”
1、書第13頁第1題注意提醒學生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線劃起來。
2、獨立完成《數(shù)學書》第13頁第(2)。
。1)獨立完成
(2)猜一猜,這幾個算式分別是買什么得來的?
3、游戲、(應用題,猜對了有獎哦。
A、買3包糖和包餅干要付多少錢?
B、16加3乘4的積,和是多少?
C、30元買包花生,應找回幾元錢?
4、算一算(貼圖)三盤蘋果加兩個列式算算有幾個蘋果。(要求多種方法)
學生練習
10分
總結(jié)
計算乘加、乘減兩步式題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發(fā)言
5分
板書設計
小熊購物
教后反思
購物的教案12
一、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114頁《購物策略》
二、教學目標
1、根據(jù)實際需要,對常見的幾種優(yōu)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較。
2、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分析、比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體會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作用,發(fā)展數(shù)學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點
根據(jù)實際需要,運用數(shù)學知識來分析不同情況下各個商店的優(yōu)惠策略,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四、教學難點
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與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具準備:課件、實物投影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聽過“田忌賽馬”的故事嗎?田忌又是靠什么獲勝的呢?(生答)對,策略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在商業(yè)中,商家為了賣出更多的商品,掙更多的錢,常常推出各種優(yōu)惠條件。那么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在購物時,面對不同的優(yōu)惠條件,你會選擇什么條件進行購物呢?怎樣購物最省錢是顧客購物時要考慮的問題,想出省錢的購物方案就是顧客購物時的策略。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購物策略。
最近氣溫突然升高,天氣炎熱,昨天體育課下了之后,同學們熱的心里慌,嘴里直冒火,于是就派小淘氣去校門口的小超市買飲料,可是小淘氣跑了幾個商店也沒買到飲料,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原來各商店正在搞促銷活動,小淘氣傻了眼,不知到底該去哪個商店買?你能幫幫他嗎?
。ǘ、引入新課,探究購物策略
師:請看大屏幕,自己讀題,小淘氣不明白這些標語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嗎?(解讀信息)
師:同學們,你們從中讀出了什么信息?生:大瓶裝,1200ml,每瓶10元
小瓶裝,200ml,每瓶2元
師:對,大瓶裝,1200mL,售價10元,小瓶裝,200mL,售價2元。再讓我們看看每家店的優(yōu)惠吧!
。ń庾x信息)
師: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每一家商店優(yōu)惠的策略了,那么如果你要買東西,你選擇哪個商店?那么讓我們一起去買一些飲料吧?看一看到底到哪個商店買飲料更便宜?(分別出示三種情況帶著學生一起來計算)
出示問題:
、儋I1瓶小瓶飲料(2元),去哪個商店較合算?
、谫I1瓶大瓶飲料(10元)和小瓶飲料(2元),去哪個商店較合算?
、圪I3瓶大瓶飲料(10元)和小瓶飲料(2元),去哪個商店較合算?
1、解決問題(1)
小淘氣想買1瓶小瓶飲料,你認為去哪個商店最便宜?誰來大膽估計一下?請把你的驗證結(jié)果寫在本子上。
學生口答(思考一下,誰來說)
甲商店:2.00元乙商店:2×0.9=1.8(元)丙商店:2元師:你是通過什么方法來得到結(jié)果的?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通過計算比較三家商店的價格,選擇便宜的商店買。)師:你非常細心,分別算出三家的價格進行比較,乙商店最便宜。如果淘氣要買1瓶大瓶和1瓶小瓶,你建議他去哪個商店呢?快幫他算一算,比一比,寫在本子上。
2、解決問題(2)
甲商店:10元乙商店:(10+2)×0.9=10.8(元)丙商店:10+2=12(元)
師:同學們真能干,很會買東西,這時淘氣想干脆趁商場打折,不如多買一點。于是他決定買3大瓶和3小瓶飲料,去哪個商店最合算?把你的算法寫在練習本上。
3、解決問題(3)甲商店:3×10=30(元)
乙商店:(10+2)×3×0.9=32.4(元)丙商店:(10+2)×3×0.8=28.8(元)
師:同學們真是聰明的消費者。幫助淘氣解決了問題,買到了最便宜的飲料。通過剛才的購物活動,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同桌交流。
生:30元以下的甲、乙商店30元以上的丙商店在不同的商店買同一種商品時,通過計算比較,還要看購買數(shù)量及商家的折扣進行選擇。
帶著我們的發(fā)現(xiàn),請看問題(4):班里舉辦聯(lián)歡會,要給每位同學準備約200毫升飲料,如果淘氣班上共有學生35人,你認為去哪個商店購買比較合算?
4、解決問題
師:你們認為該到哪個商店去買合算呢?
生:丙商店,因為超過30元的.商品到丙商店會便宜些?
通過以上一些具體購買情況的分析,你現(xiàn)在在買飲料的過程中會給淘氣怎樣的購買建議呢?
不錯!不錯!真不錯!同學們真是精明的購物小能手!
師:在這個例子中,你能總結(jié)出怎樣的購物策略?(貨比三家)
(三)研究其他的購物策略
在買物品時不僅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優(yōu)惠不知如何選擇,有時也會因為物品不同容量的包裝而不知如何選擇。如:牛奶是我們?nèi)粘I钪胁豢扇鄙俚氖称。而同一種牛奶往往會有不同的包裝。我們在購牛奶時,選擇哪種包裝的牛奶合算呢?下面我們就讓我們和淘氣一起繼續(xù)買酸奶去!
1、請看屏幕,從圖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你認為哪種包裝的牛奶便宜呢?了解了這些信息,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1)要買1升酸牛奶,有多少種買法?怎樣買合算?請思考一下,需要計算的請在練習本上算出得數(shù)。誰來說一說你的想法
。2)要買1.5升酸牛奶,有多少種買法?怎樣買合算?
請思考一下,需要計算的請在練習本上算出得數(shù)。誰來說一說你的想法及答案。
出示(3):要買2.4升酸牛奶,有哪些買法?怎么買最合算?同桌合作完成。
請看合作要求:
。1)同桌交流不同的購買方案
。2)比較出最合算的買法。
。3)然后上臺展示。學生完成。匯報。
方法一:2(大盒)×9.7元+2(小盒)×2.6元=24.6元
方法二:4(中盒)×5元+2(小盒)×2.6元=25.2元
方法三:12(小盒)×2.6元=31.2元
方法四:2(大盒)×9.7元+1(中盒)×5元=24.4元(不但省錢,還可以多買100ml)
師:同學們說得都有道理,就按你們喜歡的方法來買吧!
師:這是買不同容量的同一商品,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在購買酸奶的過程中你會給出淘氣什么購買建議?生:同一商品,大包裝比小包裝便宜。
師:在購買同一種商品,不同包裝時,在滿足所需量的前提下,同一種食品,大包裝要比小包裝便宜。所以我們盡量購買大包裝。當然有時也要根據(jù)個人的需要來選擇。
。ㄋ模┩卣箲茫鉀Q生活中的有關(guān)“購物策略”的數(shù)學問題。
“十一”期間,各大商場舉辦讓利銷售活動,同一品牌的服裝一套售價450元。
甲商店:買一套贈送價值50元的襯衫一件。乙商店:九折優(yōu)惠
丙商店:購物1000元以上八折優(yōu)惠。
。1)要買3套服裝去哪個商店較為合算?
。2)如果要你去買這樣的一套服裝,你打算怎樣買?說明理由。
師:從解決這題的過程中,對你的購物策略又有什么啟發(fā)呢?(在商優(yōu)惠措施差不多的情況,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靈活選擇商家)
。ㄎ澹、小結(jié)
師:這節(jié)課我們關(guān)注了生活中購買物品的問題,用數(shù)學的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在解決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看來要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并不容易,關(guān)鍵要掌握購物策略。其實策略在我們的生活中使用的非常廣泛。比如國家建設中,好的策略可以使國家更加繁榮富強;軍事中,好的策略可以使戰(zhàn)爭取得勝利;在學習中,好的策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后我們做什么事都可以問問自己,你究竟策略了嗎?相信大家通過學習,一定能掌握!
購物的教案13
活動說明:
為了讓幼兒學習正確有目的購物,能看價格、生產(chǎn)日期等,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也為了讓幼兒之間、幼兒與家長的合作交流更加密切,讓家長一起參與互動,我們教師和家長帶領(lǐng)幼兒走出幼兒園、走出家庭,走進時代超市進行購物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感性經(jīng)驗,也增進了家園之間的溝通與了解,為實現(xiàn)家園共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讓小朋友了解周圍的環(huán)境以及不同的社會工作的性質(zhì),擴大小朋友們的生活視野,增強他們對社會的認知,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自理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活動內(nèi)容:
一起去購物
活動地點:
某超市
活動準備:
1、和超市聯(lián)系好,告訴小朋友活動的要求和注意事項、每人帶5元錢
2、和家長聯(lián)系好很多的時間地點,交流很多的流程等等。
活動目標:
1、認識超市的服務人員,了解他們的工作特點,并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2、學習購物,并能夠在成人的提醒下,嘗試獨立進行購物,提高自主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過程:
1、告訴幼兒今天我們一起在家長老師的帶領(lǐng)下進行購物活動,提前給幼兒提出要求,注意活動安全
2、帶領(lǐng)幼兒來到超市,認識超市的服務人員,了解他們的工作,認識售貨員、保安、收銀員,并了解他們的工作。并且能夠按照他們要求進行活動,懂得遵守超市的公共秩序。
3、組織幼兒參加購物活動,要求幼兒在家長老師的提醒下,進行購物活動
家長老師:小朋友在購物時要注意看生產(chǎn)日期、價格是多少計算一下自己的錢夠不夠
將幼兒按照每組5~6人進行分組活動,最后集中在收銀臺進行結(jié)賬
4、談話活動:我買了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自己買該物品的理由,買了該物品以后怎么做?
5、和家長老師一起分享自己的好東西;ハ嘟涣髯约嘿徫锏乃娝劇
活動反思:
這是一次家長助教和生活體驗結(jié)合的活動。我們充分利用家長自愿,和超市的營業(yè)員家長一起帶領(lǐng)幼兒學習自己獨立購物。來到超市,每個孩子拿著事先準備的5元錢,興高采烈地跟售貨員問好,開始購物。孩子們精心挑選,不時相互交流。有的買了游戲棋,其他孩子見了也跑去買;有的專在特價柜旁轉(zhuǎn),因為總價不能超過5元錢;有的孩子獨自認真地挑選,一邊挑選一邊自言自語:“媽媽要用洗衣粉……”“我要買一包鹽給媽媽做菜用!庇械暮⒆硬粫銉r錢,他們就會主動請老師、阿姨幫忙,也有的和小朋友一起算;也有的孩子喜歡結(jié)伴來挑選,大家互相商量。最后排隊付帳,終于,孩子們滿意地拎著自己精心挑選的物品離開了超市。
通過活動,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和交往能力都得到了進一步的鍛煉。
購物的教案14
教材分析
對教材的理解:課標提倡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應用與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經(jīng)歷“數(shù)學化”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因此,教材創(chuàng)設了笑笑一家人去超市購物的情境,提供了所購物品的價格表,進而提出“估算花了多少錢”這個問題。要求學生根據(jù)提供的信息解決問題,教材中提供了5種不同的估算策略,其目的有二:一是對常見的估算策略進行總結(jié),二是讓學生根據(jù)解決問題的需要選擇合理的估算策略。接著,通過“試一試”的三道生活化習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估算的思想一直貫穿于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中,學生通過前幾冊的學習,對估算的意識,方法和應用有了一定的認識,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估算費用”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常見估算策略的總結(jié),并根據(jù)解決問題的需要選擇合理的估算策略。
學情分析
1、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估算的一些基礎知識并具有了一定的估算能力。
2、學生已有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該內(nèi)容的經(jīng)驗,在生活中,學生接觸一些購物的實際問題。
3、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方式和學法分析: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發(fā)現(xiàn)。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在活動中體驗探索的活動方法。
4、我的思考: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在探究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利于每一位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知識,積累經(jīng)驗,展開思維、發(fā)展能力。因此,本課教學我注重以學生小組合作的方式,觀察、討論、概括和驗證數(shù)學活動中的規(guī)律。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活動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學習帶來的樂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理解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了解并選擇合理的估算策略,發(fā)展估算意識。
過程與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觀察、思考、探索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估算的方法的掌握、估算意識的提高。
教學難點:多種估算方法的理解。
購物的教案15
活動目標
1、通過購物游戲,學習10以內(nèi)的點數(shù),感知10以內(nèi)數(shù)的實際意義。
2、能按數(shù)取物,理解數(shù)字和數(shù)量的對應關(guān)系。
3、能夠?qū)⒒顒佑螒蚪?jīng)驗與角色區(qū)的超市購物游戲經(jīng)驗相結(jié)合,并遷移到生活中,充分感知生活中數(shù)學的有用和有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 5—10 的物體,理解數(shù)量的對應關(guān)系活動
難點: 集體游戲中,需要專注力和速度
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任務指令卡片、購物筐每人一個、超級市場(兩位老師每人一個點、超市貨架兩人)、銀行卡每人一張、刷卡機兩個。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跟家長一起購物的經(jīng)驗,角色區(qū)游戲的經(jīng)驗,認識數(shù)
字,有一一對應點數(shù)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通過游戲復習 10 以內(nèi)的數(shù)字和 10 以內(nèi)的點數(shù)
游戲一:教師敲擊樂器,幼兒聽音數(shù)數(shù),并能說出與之相符的數(shù)字來, 循環(huán)兩到三次;
游戲二: 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幼兒用拍手的次數(shù)來表示字卡上的數(shù)字; 教師小結(jié):集體復習認識數(shù)字 1-10 及 1-10 的點數(shù)。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去進貨
教師:今天趙老師是超級超市的經(jīng)理,但是,早上一來的時候我就發(fā)現(xiàn)我們超級超市里貨物快賣光了,很多貨架都空了,如果今天如果有客人來買東西怎么辦?
你們愿意和我一起去進貨嗎? 2、介紹批發(fā)市場和任務卡
。1)介紹批發(fā)市場位置
。2)介紹任務卡的使用規(guī)則和注意事項
教師示范禮貌用語的使用(比如:您好,我想買五瓶水;經(jīng)理您好,我買回來了五瓶水;謝謝等。)
教師:馬上我們的玩購物闖關(guān)游戲就要開始了,小朋友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3、闖關(guān)開始,教師發(fā)放闖關(guān)任務卡和銀行卡,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完成任務。第一關(guān):教師發(fā)放 1-10 的點卡,請幼兒按點卡上的`數(shù)量購買回相應數(shù)量的同類物品。
第二關(guān):教師發(fā)放 1-10 的數(shù)卡,請幼兒按卡上的數(shù)字購買回相應數(shù)量的同類物品。
游戲規(guī)則:
。1)按照數(shù)卡上的數(shù)字或數(shù)量去超級市場購買回相應數(shù)量的物品。
。2)將購買回來的物品按照種類整齊的擺放在超市貨架上(放時要一個一個點數(shù))。然后,再領(lǐng)任務卡再去購買,反復進行游戲。
。◤娬{(diào):每一次買貨物或放回貨架都要一個一個點數(shù)進行。) 三、結(jié)束活動
小朋友們太棒啦,這么多人都闖關(guān)成功啦,我們超級超市的貨架又滿啦,一會我們的超市又可以繼續(xù)開業(yè)啦!
活動總結(jié)
這個數(shù)學活動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的數(shù)學學習,購物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都會涉及到問題,即使是我們的孩子他們現(xiàn)在還不能獨立購買物品,但是也會經(jīng)常跟著爸爸媽媽去超市購物,也是熟悉超市購物的基本流程的,孩子們每次都是陪同爸爸媽媽去購物,沒有機會自己單獨去嘗試這樣的活動,所以,對于今天這樣的游戲活動,孩子們是很期待的。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用“聽音數(shù)數(shù)”和“看數(shù)字拍手”兩個小游戲來幫助幼兒復習鞏固 10 以內(nèi)的數(shù)字的認識和 10 以內(nèi)的數(shù)量點數(shù),然后,再通過
問題引出活動主題,幼兒通過購物的游戲,不僅再次復習鞏固了對 10 以內(nèi)
數(shù)字的認識和 10 以內(nèi)數(shù)量的點數(shù),進一步理解了數(shù)量的對應關(guān)系,同時, 也鞏固了角色區(qū)中角色扮演的游戲規(guī)則及禮貌用語等。
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是積極的快樂的,直到游戲結(jié)束幼兒的興趣依然不
減。最后,我們把購物的游戲材料投放到區(qū)域中,在區(qū)域活動的時候,幼兒可以繼續(xù)游戲。
【購物的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購物的教案11-03
購物的教案06-07
購物的教案【熱】11-26
購物的教案【精】11-26
購物的教案【薦】11-26
【推薦】購物的教案11-26
超市購物教案11-09
【熱】購物的教案11-28
購物的教案【熱門】11-21
購物的教案【推薦】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