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識總結(薦)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并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guī)律,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物理知識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物理知識總結1
初中物理的知識點總結
汽化
汽化:物質從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需要吸熱。
汽化現(xiàn)象分為:沸騰、蒸發(fā),兩種形式都要吸熱。
沸騰和蒸發(fā)的區(qū)別:
1.沸騰:
、欧序v現(xiàn)象:例-水沸騰,有大量的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釋放出水蒸氣。
、品序v規(guī)律:液體在沸騰時,要不斷地吸熱,但溫度保持在沸點不變。
、且后w沸騰必要條件:
溫度達到沸點、不斷吸熱。
⑷有關沸點知識:
①液態(tài)氧的沸點是-183℃,固態(tài)氧的熔點是-218℃。-182℃時,氧為氣態(tài)。
-184℃時,氧為液態(tài)。-219℃時,氧為固態(tài)。-183℃氧是液態(tài)、氣態(tài)或氣液共存都可以。
、诳捎眉堝亴⑺疅练序v。(水沸騰時,保持在100℃不變,低于紙的著火點)
③裝有酒精的塑料袋擠癟(排盡空氣)后,放入80℃以上的水中,塑料袋變鼓了。
(酒精汽化成了蒸氣。酒精沸點為78℃,高于78℃時為氣態(tài))
2.蒸發(fā):
、耪舭l(fā)現(xiàn)象:
、贊褚路旁趹敉,很快就會干②教室灑過水后,水很快就干了
、普舭l(fā)吸熱,有致冷作用:
①剛從水中出來,感覺特別冷。(風加快了身上水的蒸發(fā),蒸發(fā)吸熱)
、谝槐40℃的酒精,敞口不斷蒸發(fā),留在杯中的酒精溫度低于40℃。(蒸發(fā)要向周圍環(huán)境和液體自身吸熱。)
、墼谑覂龋瑢⒁恢囟扔嫃木凭谐槌,示數(shù)會先下降再升高。(酒精蒸發(fā)吸熱,使溫度計中液體溫度下降,蒸發(fā)結束后溫度回升到室溫)
相信上面對物理中汽化的知識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識給同學們的學習上面很好的幫助。
中考物理知識點:透鏡
關于物理中透鏡的知識,希望同學們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內容知識哦。
透鏡
透鏡:透明物質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對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學元件。
分類:1、凸透鏡:邊緣薄,中央厚。2、凹透鏡:邊緣厚,中央薄。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心的直線。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透鏡中心可認為是光心)
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
虛焦點: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后變得發(fā)散,發(fā)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叫虛焦點。
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個透鏡都有兩個焦點、焦距和一個光心。
透鏡對光的作用:
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
凹透鏡:對光起發(fā)散作用。
通過上面對物理中透鏡知識點的內容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jīng)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認真的學習物理知識。
中考物理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下面是對物理中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內容講解,需要同學們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內容知識哦。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實驗:從左向右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光屏。1、調整它們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線(光具座不用);2、調整它們,使燭焰的中心、凸透鏡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物距(u) 像距( υ ) 像的性質 應用
u > 2f f<υ<2f 倒立縮小實像 照相機
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實像 (實像大小轉折)
f< u<2f>2f 倒立放大實像 幻燈機
u = f 不成像 (像的虛實轉折點)
u < f υ> u 正立放大虛像 放大鏡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口決記憶法
口決一:"一焦(點)分虛實,二焦(距)分大。惶撓裢瑐日;實像異側倒,物遠像變小"。
口決二:
物遠實像小而近,物近實像大而遠,
如果物放焦點內,正立放大虛像現(xiàn);
幻燈放像像好大,物處一焦二焦間,
相機縮你小不點,物處二倍焦距遠。
口決三:
凸透鏡,本領大,照相、幻燈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實小,二倍焦內倒實大;
若是物放焦點內,像物同側虛像大;
一條規(guī)律記在心,物近像遠像變大。
注1: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燈片要倒著插。
注2: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暗箱中的膠片相當于光屏,我們調節(jié)調焦環(huán),并非調焦距,而是調鏡頭到膠片的距離,物離鏡頭越遠,膠片就應靠近鏡頭。
上面對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知識點的內容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jīng)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考試成功哦。
中考物理知識點:眼睛和眼鏡
同學們認真看看,下面是對眼睛和眼鏡內容的知識學習哦,供大家參考。
眼睛和眼鏡
眼睛:眼睛中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凸透鏡,它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形成物體的像。視網(wǎng)膜上的視神經(jīng)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號傳輸給大腦?催h處物體時,睫狀肌放松,晶狀體比較薄(焦距長,偏折弱)。看近處物體時,睫狀肌收縮,晶狀體比較厚(焦距短,偏折強)。
近視的表現(xiàn):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
近視的原因: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長,致使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前。
近視的矯治:佩戴凹透鏡。
遠視的表現(xiàn):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
遠視的原因: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后。
遠視的矯治:佩戴凸透鏡。
眼鏡的度數(shù):100×焦距的倒數(shù)( )。
上面對眼睛和眼鏡知識的內容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物理知識,爭取做的更好。
中考物理知識點:照相機和投影儀
下面是對物理中照相機和投影儀的內容知識講解,希望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
照相機和投影儀
照相機:
1、鏡頭是凸透鏡;
2、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投影儀:
1、投影儀的鏡頭是凸透鏡;
2、投影儀的平面鏡的作用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注意:照相機、投影儀要使像變大,應該讓透鏡靠近物體,遠離膠卷、屏幕。
3、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以上對物理中照相機和投影儀知識的內容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學們會在考試中取得很好的成效的吧。
中考物理知識點:顯微鏡和望遠鏡
同學們對顯微鏡和望遠鏡很熟悉吧,下面我們來看看它們在物理中的應用。
顯微鏡和望遠鏡
顯微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目鏡都是凸透鏡,它們使物體兩次放大;
望遠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使物體成縮小、倒立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放大的像;
希望上面對顯微鏡和望遠鏡知識點的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學們會考出很好的成績的哦,好好學習吧。
初中物理知識總結2
運動和力
一、參照物
1、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通常選擇參照物以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常選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在這種情況下參照物可以不提,但是參照物仍然是存在的。
3、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
4、不能選擇所研究的對象本身作為參照物,那樣研究對象總是靜止的。
練習
1、詩句“滿眼風光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來迎”和“是船行”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和。
2、坐在向東行使的甲汽車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樹木向后退去,同時又看到乙汽車也從甲汽車旁向后退去,試說明乙汽車的運動情況。
分三種情況:①乙汽車沒動②乙汽車向東運動,但速度沒甲快③乙汽車向西運動。
3、解釋毛澤東《送瘟神》中的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為參照物,地面繞地心轉八萬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體為參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許多河流。
二、機械運動
1、定義:物理學里把物體叫做機械運動。
2、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絕對不動的物體是不存在的)
3、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疟容^同時啟程的步行人和騎車人的快慢采用:相同路程則運動快
、票容^百米運動員快慢采用:相同時間短則運動快
⑶百米賽跑運動員同萬米運動員比較快慢,采用: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實際問題中多用這種方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物理學中也采用這種方法描述運動快慢。
練習: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分別是14.2S,13.7S,13.9S,則獲得第一名的是同學,這里比較三人賽跑快慢最簡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時間短運動的快。
4、分類:(根據(jù)運動路線)⑴曲線運動⑵直線運動
、駝蛩僦本運動:
A、定義:不變,沿著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內通過的路程。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的物理量計算公式:v=s變形t=s,=ttsv
vB、速度單位:國際單位制中m/s運輸中單位km/h兩單位中m/s單位大。
換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約1.1m/sS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人勻速步行時1秒中運動1.1m
從圖象中可以看出直接測量工具:速度計勻速運動的物體速
速度圖象:
度v是個恒量與路
Ⅱ變速運動:
程S時間t沒關系
A、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t總路程
B、平均速度:=總時間(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須找出該路程及對應的時間)C、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
sv=D、平均速度的測量:原理t方法:用刻度尺測路程,用停表測時間。從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車。設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1、v2、v則v2>v>vE、常識: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車速度5m/s,大型噴氣客機速度900km/h客運火車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車速度108km/h光速和無線電波m/s
、髮嶒炛袛(shù)據(jù)的記錄:
設計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是初中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設計表格時,要先弄清實驗中直接測量的量和計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記錄的數(shù)據(jù)的組數(shù),分別作為表格的行和列。根據(jù)需要就可設計出合理的表格。練習
某次中長跑測驗中,小明同學跑1000m小紅同學跑800m,測出他兩跑完全程所用的時間分別是4分10秒和3分20秒,請設計記錄表格,并將他們跑步的路程、時間和平均速度記錄在表格中。
解:表格設計如下:
三、長度的測量:
1、長度的測量是物理學最基本的測量,也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技能。長度測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m,常用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
3、主單位與常用單位的換算關系:
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1m=106μm1m=109nm1μm=103nm
單位換算的過程:口訣:“系數(shù)不變,等量代換”。
4、長度估測:黑板的長度2.5m、課桌高0.7m、籃球直徑24cm、指甲寬度1cm、鉛筆芯的直徑1mm、一只新鉛筆長度1.75dm、手掌寬度1dm、墨水瓶高度6cm5、特殊的測量方法:
A>、測量細銅絲的直徑、一張紙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積法(當被測長度較小,測量工具精度不夠時可將較小的物體累積起來,用刻度尺測量之后再求得單一長度)☆如何測物理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
答:數(shù)出物理課本若干張紙,記下總張數(shù)n,用毫米刻度尺測出n張紙的厚度L,則一張紙的厚度為L/n。☆如何測細銅絲的直徑?
答:把細銅絲在鉛筆桿上緊密排繞n圈成螺線管,用刻度尺測出螺線管的長度L,則細銅絲直徑為L/n。☆兩卷細銅絲,其中一卷上有直徑為0.3mm,而另一卷上標簽已脫落,如果只給你兩只相同的新鉛筆,你能較為準確地弄清它的直徑嗎?寫出操作過程及細銅絲直徑的數(shù)學表達式。答:將已知直徑和未知直徑兩卷細銅絲分別緊密排繞在兩只相同的新鉛筆上,且使線圈長度相等,記下排繞圈數(shù)N1和N2,則可計算出未知銅絲的直徑D2=0.3N1/N2mmB>、測地圖上兩點間的距離,園柱的周長等常用化曲為直法(把不易拉長的軟線重合待測曲線上標出起點終點,然后拉直測量)
☆給你一段軟銅線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圖冊估測出北京到廣州的鐵路長嗎?
答:用細銅線去重合地圖冊上北京到廣州的鐵路線,再將細銅線拉直,用刻度尺測出長度L查出比例尺,計算出鐵路線的長度。C>、測操場跑道的長度等常用輪滾法(用已知周長的滾輪沿著待測曲線滾動,記下輪子圈數(shù),可算出曲線長度)D>、測硬幣、球、園柱的直徑圓錐的高等常用輔助法(對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測出的物體長度可將刻度尺三角板等組合起來進行測量)
☆你能想出幾種方法測硬幣的直徑?(簡述)
①、直尺三角板輔助法。②、貼折硬幣邊緣用筆畫一圈剪下后對折量出折痕長。③、硬幣在紙上滾動一周測周長求直徑。④、將硬幣平放直尺上,讀取和硬幣左右相切的兩刻度線之間的長度。6、刻度尺的使用規(guī)則:A、“選”:根據(jù)實際需要選擇刻度尺。B、“觀”:使用刻度尺前要觀察它的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C、“放”用刻度尺測長度時,尺要沿著所測直線(緊貼物體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用零刻線磨損的的刻度尺測物體時,要從整刻度開始)D、“看”: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E、“讀”:在精確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記”:測量結果由和組成。(也可表達為:測量結果由準確值、估讀值和單位組成)。練習:有兩位同學測同一只鋼筆的長度,甲測得結果12.82cm,乙測得結果為12.8cm。如果這兩位同學測量時都沒有錯誤,那么結果不同的原因是:兩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這兩位同學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則同學的結果錯誤。原因是:沒有估讀值。7、誤差:
(1)定義:測量值和真實值的差異叫誤差。
(2)產生原因:測量工具測量環(huán)境人為因素。
(3)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儀器(4)誤差只能減小而不能避免,而錯誤是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和主觀粗心造成的,是能夠避免的。
四、時間的測量:
1、單位:秒(S)
2、測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脈搏等現(xiàn)代:機械鐘、石英鐘、電子表等
五、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
2、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3、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5、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簡稱牛,用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6、力的測量:
⑴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⑵分類:彈簧測力計、握力計。⑶彈簧測力計:
A、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針是否指零;“調”:調零;“讀”:讀數(shù)=掛鉤受力。C、注意事項: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許超過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實驗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觀察的,但它變化時引起其他物理量的變化卻容易觀察,用容易觀察的量顯示不宜觀察的量,是制作測量儀器的一種思路。這種科學方法稱做“轉換法”。利用這種方法制作的儀器象:溫度計、彈簧測力計、壓強計等。
7、力的三要素:力的、、和。
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但應在線段的末端標出力的符號,比如重力用G,拉力用F),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六、慣性和慣性定律:
1、伽利略斜面實驗:
、湃螌嶒炐≤嚩紡耐桓叨然碌哪康氖牵罕WC小車開始沿著平面運動的。⑵實驗得出得結論:在同樣條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車前進地越。⑶伽利略的推論是:在理想情況下,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將以速度永遠運動下去。⑷伽科略斜面實驗的卓越之處不是實驗本身,而是實驗所使用的獨特方法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理想化推理。(也稱作理想化實驗)它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
2、牛頓第一定律:
⑴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笛卡兒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或狀態(tài)。(物體究竟什么狀態(tài),要看它原來什么狀態(tài),原來靜止的仍然靜止,原來運動的做勻速直線運動,而不管物體原來是勻速還是變速。)⑵說明:
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出來的,且經(jīng)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tài),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么運動,物體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C、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tài)無關,所以力不是產生或維持運動的原因。
3、慣性:
、哦x: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⑵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
4、慣性與慣性定律的區(qū)別:
A、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而慣性定律是物體不受力時遵循的運動規(guī)律。B、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即不管物體受不受力、受平衡力還是非平衡力),物體受非平衡力時,慣性表現(xiàn)為“阻礙”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慣性定律成立是有條件的。
☆人們有時要利用慣性,有時要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請就以上兩點各舉兩例(不要求解釋)。答:利用:跳遠運動員的助跑;用力可以將石頭甩出很遠;騎自行車蹬幾下后可以讓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車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帶;車輛行使要保持距離;包裝玻璃制品要墊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七、二力平衡: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稱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概括:二力平衡條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同體,共線,等值,反向)
3、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
相同點: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是相同性質的力。
4、力和運動狀態(tài)的關系:物體受力條件合力為0受平衡力不受力受非平衡力合力不為0物體運動狀態(tài)靜止勻速運動運動快慢改變運動方向改變說明力不是產生(維持)運動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運動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改變5、應用:應用二力平衡條件解題要畫出物體受力示意圖。畫圖時注意:①先畫重力然后看物體與那些物體接觸,就可能受到這些物體的作用力②畫圖時還要考慮物體運動狀態(tài)。
初中物理知識總結3
基礎知識梳理
一、家庭電路的組成
1.供電線路
家庭電路的低壓供電線路有兩根線,一根叫火線,一根叫零線,它們之間有220V的電壓。
2.電能表
位置:供電線路在接其它元件之前,首先接電能表,也可以說電能表要接在干路上;
作用:測量用戶在一定時間內消耗的電能;
銘牌數(shù)據(jù)含義:220V是指電能表的額定電壓,10A是指電能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1500r/kW?h是指每消耗1kW?h的電能,電能表的表盤轉1500轉;
讀數(shù)方法:記下起始時間的值,再記下結束時間的值,兩次的差就是這段時間消耗的電能,注意最末一位數(shù)字為小數(shù)部分,單位為千瓦時,也叫度。
3.總開關
位置:在電能表后,保險絲之前;
連接方法:有時用雙刀開關同時控制火線和零線,有時用單刀開關只控制火線。
4.保險絲:
作用:在電路電流過大時,自動熔斷,切斷電路;
材料:電阻率較大而熔點較低的鉛銻合金制成;
原理:根據(jù)焦耳定律Q=I2Rt可知,保險絲的電阻比較大,通過的電流較大,在相同時間內產生的熱量就比較多,溫度上升的較高,而保險絲的熔點又較低,所以會迅速熔斷;
選擇:保險絲的熔斷電流稍大于家庭電路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不能用更粗的保險絲,更不能用銅絲或鐵絲代替保險絲。
5.用電器
位置:在保險絲后;
連接:各用電器之間并聯(lián)連接,既保證了用電器之間互不影響,又使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均為220V;
控制開關位置:用電器的控制開關要放在用電器和火線之間,不允許放在用電器和零線之間。
6.插座
作用:在家庭電路中插座是為了給可移動電器供電;
種類:分為固定插座和可移動插座,又分為兩孔插座和三孔插座;
三孔插座的作用:三孔插座的兩個孔分別接火線和零線,另一孔是接地的,這樣在把三腳插頭插入時,把用電器的金屬外殼和大地連接起來。
二、測電筆
1.作用:辨別火線和零線,或檢查物體是否帶電。
2.構造:筆尖金屬體、阻值很大的電阻、氖管、彈簧、筆尾金屬體。
3.使用方法:用手接觸筆尾金屬體,筆尖金屬體接觸待測物體,如果氖管發(fā)光,說明接觸的是火線,或與火線接通;如果氖管不發(fā)光,說明接觸的是零線,或與火線沒有接通。
三、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
1.發(fā)生短路是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之一
。1)短路:就是電流沒有經(jīng)過用電器而直接構成通路。
(2)原因:發(fā)生短路時,電路中的電阻很小,相當于導線的電阻,電路中的電流會很大。
(3)實際情況:在安裝時致使火線和零線直接接通,或用電器內部火線和零線直接接通;電線或用電器的絕緣皮由于老化而破損,致使火線和零線直接接通。
2.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是造成電流過大的另一原因
。1)原因:電源電壓一定,用電器的總功率過時,根據(jù)公式I=P/U可知,電路中的電流會過大。
。2)實際情況:多個用戶集中同時使用多個大功率的用電器;一個插座上使用多個大功率的用電器。
四、安全用電
。1)安全電壓:不高于36V的電壓。
。2)不要接觸火線或與火線連通的導體,特別注意原來絕緣的物體導了電。
。3)不要靠近高壓帶電體,因為高壓觸電有兩種類型:高壓電弧觸電和跨步電壓觸電,不接觸也可以觸電。
。4)觸電處理:有人發(fā)生觸電事故,絕不用手拉觸電人,應趕快切斷電源,或用干燥絕緣體把線挑開;高壓觸電,宜趕快通知專業(yè)人士。
。5)急救:觸電人如果昏迷,應做人工呼吸,并送醫(yī)院;如發(fā)生火災,應先斷電,再滅火。
重、難點知識辨析
一、用電能表測用電器的電功率
電能表是測量電功的儀表,也可以利用它的'參數(shù)來測量用電器的電功率。在電能表的表盤上標明每千瓦時的轉數(shù),根據(jù)在一段時間內的轉數(shù),就可以求出用電器在這一時間段內做的電功,從而求出電功率。
具體做法:單獨讓待測用電器工作,從某一時刻開始計時,并數(shù)表盤轉的轉數(shù),到某一時刻結束。這種方法測量不精確,在測量大功率的用電器的大體功率時可用。
二、為什么金屬外殼的用電器要接地?
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一般帶三腳插頭,對應插入三孔插座時,把用電器的金屬外殼和大地連接起來,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在內部由于火線絕緣皮的破損或失去絕緣性能,致使外殼與火線接通而帶電,人觸摸外殼就會觸電。當把外殼與大地連接起來,外殼帶的電會通過地線流到大地,人觸摸就沒有危險。
三、家庭電路的常見故障
1.斷路
當電路某處斷開,電路中無電流通過,用電器不能工作,就是斷路。包括:用電器內部斷路、火線斷路、零線斷路。造成斷路的主要原因:電線斷開、線頭脫落、接觸不良、用電器燒壞等等。
2.短路
電流沒有經(jīng)過用電器而直接構成通路就是短路。包括:用電器外導線的短路和用電器內部的短路。造成短路的主要原因:火線和零線用導線直接連接。
3.過載
當同時使用的用電器過多,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使電路中的電流過大,超過電路允許通過的電流,致使保險絲熔斷或燒壞電能表或造成用電器兩端電壓低于額定電壓而不能正常工作。
4.漏電
用電器由于長期使用或接線不當,造成火線和其它不能帶電的導體直接或間接接觸,就是漏電,容易造成觸電事故。
四、一種家庭電路常見故障檢修方法
在家庭電路常見故障中,過載和漏電容易檢查,而短路和斷路比較難檢查,我們可以用一檢驗燈泡對各個支路進行檢修。如上圖是其示意圖:在火線干路上(一般在保險絲附近)接一額定電壓為220V的燈泡,斷開其它支路,只閉合某一支路,就可檢查這一支路。如圖:斷開S2,只閉合S1,如L檢驗不發(fā)光,則L1所在支路斷路;如L檢驗不正常發(fā)光,則L1所在支路短路;如L檢驗發(fā)光,但較暗,則L1所在支路正常。用同樣的方法可檢查其它支路。
初中物理知識總結4
物理導體與絕緣體
說明1 本知識點的重點是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和異同。
說明2 本知識點的難點是導體和絕緣體的不同。
說明3 知道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和兩者的區(qū)別,知道二者并無絕對界限。
說明4 本知識點的預備知識點是電流的形成。
說明5 本知識點主要講述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和異同,它是研究電學重要的知識點。
核心知識
規(guī)則1: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
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金屬、石墨、人體、大地以及酸、堿、鹽的水溶液等都是導體。
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都是絕緣體。
規(guī)則2:導體和絕緣體的用途
好的導體和絕緣體都是重要的電工材料,電線芯線用金屬來做,因為金屬是導體,容易導電;電線芯線外面包上一層橡膠或塑料,因為它們是絕緣體,能夠防止漏電
規(guī)則3:導體和絕緣體沒有絕對界限
表示各種物體的導電和絕緣能力的排列順序,可見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而且在一般情況下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當條件改變時就可能導電。例如,玻璃是相當好的絕緣體,但如果給玻璃加熱,使它達到紅熾狀態(tài),它就變成導體了。
規(guī)則4:導體和絕緣體的機理
絕緣體中,電荷幾乎都束縛在原子的范圍之內,不能自由移動,也就是說,電荷不能從絕緣體的一個地方移動到另外的地方 初中語文,所以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相反,導體中有能夠自由移動的電荷,電荷能從導體的一個地方移動到另外的地方,所以導體容易導電。
突破物理“三重門” 期末輕松得高分
對于生來說,作為新增學科,從入門到?jīng)_擊優(yōu)秀 初中數(shù)學,需要經(jīng)過三重門。第一重門是聲光熱。第二重門是力學。第三重門是電學。
第一次入門,是上學期的物理入門。也可以理解為是聲光熱的入門。在聲光熱等過程中,同學們的主要是以感性為主。很多時候只要做好感性的認識,略加上一些理性的分析,就可以明白這部分的大體精髓。
第二重門是力學。力學對于同學們來說,區(qū)別于聲光熱的根本特點就是思維方式的轉變。同學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思維狀態(tài),轉向以理性思維為主的學習。如果說在第一重門的時候,同學們的成績普遍都很高,并且差距比較小。很難體現(xiàn)每個同學的真實實力.那么到了第二重門的時候差距將明顯拉大,也將會是同學們快速提升自己脫穎而出的關鍵時期。
第三重門是電學。電學是一門看不見摸不著的學科。對于孩子的理解要求更高。尤其是在入門的電路分析,對很多同學來說,入門較為困難。電學后期的'綜合計算也將會是同學們沖刺優(yōu)秀的攔路虎之一。
由于三重門的本身特點,第一重門聲光熱入門較容易。所以同學們容易在意識形成物理拿分容易的感覺。而實際上物理的真正入門是在力學及電學。對于同學們來說,三重門的意義各有所在。聲光熱的入門同學們要務必做好初二上學期的期末,爭取。因為等到下學期的四輪將主要針對的是力電部分。所以同學們一定要爭取初二上學期物理期末。源于初二下學期的力電部分的難度,需要同學們做好準備,積極應對!
初中物理知識總結5
電流和電路
一、電荷電荷: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說物體帶了電,或帶了電荷。
摩擦起電:摩擦過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現(xiàn)象。摩擦起電的原因:在摩擦過程中,電子會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得到電子的物體因有多余的電子帶上負電荷,失去電子的物體因缺少電子而帶上等量的正電荷。
兩種電荷:
1、正電荷: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
2、負電荷: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上帶的電荷叫負正電荷。
電荷作用規(guī)律: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驗電器:結構: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作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原理:同種電荷互相排斥。
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方法:
1、是看它能否吸引輕小物體,如能則帶電;
2、是利用驗電器,用物體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如果金屬箔張開則帶電。
電荷量: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單位:庫侖,符號:C。
元電荷:電子(湯姆生發(fā)現(xiàn))是帶有負電最小電荷的粒子,人們把最小電荷叫元元電荷。e=1.6×10-19 C。
導體;善于導電的物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酸堿鹽的水溶液、石墨等。
導體導電原因:導體中有能夠自由移動的電荷。(金屬中導電的是自由電子)
絕緣體:不善于導電的物體〉如:橡膠、陶瓷、塑料、干燥的空氣、油等。
絕緣體絕緣的原因:電荷幾乎都被束縛在原子范圍內,不能自由移動。
二、電流和電路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金屬導體中發(fā)生定向移動的是自由電子)
電流方向: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金屬導體中電流方向跟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電路中電流:電路閉合時,在電源外部,電流方向是從電源正極經(jīng)過用電器流向負極。
電路構成:
1、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發(fā)電機、電池。
2、用電器:消耗電能的裝置,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3、開關:控制電路的通斷。
4、導線:連接電路輸送電能。
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
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發(fā)光二極管還可發(fā)光)。
三、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串聯(lián):
1、連接特點:逐個順次,首尾相接。
2、電流路徑:只有一個。
3、開關作用:能同時控制所有的用電器,開關位置變了控制作用不變。
4、用電器工作:互相影響。
并聯(lián):
1、連接特點:并列連接,首首尾尾。
2、電流路徑:至少2個。
3、開關作用:干路:總開關,控制整個電路。支路:只控制本支路。
4、用電器工作:互不影響。
四、電流的強弱電流表示電流的強弱。
單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1A=1000mA,1mA=1000μA。
電流表:
1、測量電流。
2、兩個量程:0---0.6A(大格0.2A,小格0.02A)0---3A(大格1A,小格0.1A)。
使用:
1、電流表要串聯(lián)在被測電路中;
2、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電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3、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不確定時用大量程試觸。
4、絕對不允許不經(jīng)過用電器把電流表直接接到電源兩極上。
五、探究串、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規(guī)律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支路的電流之和。
電壓電阻
一、電壓電壓:一段電路中產生電流,它的兩端就要有電壓(電壓是使電路中的自由電荷發(fā)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
電源提供電壓,電壓形成電流。(有電流一定有電壓,有電壓不一定有電流)電壓物理量的符號:U。單位:伏(V)、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1kV=103V;1V=103mV;1mV=103μV.
常見電壓值:干電池:1.5V;家庭電路:220V;手機:3.6V;鉛蓄電池:2V;安全電壓:不高于36V。
電壓表:測量電壓(分析電路時,電壓表所在的位置相當于斷路)。量程:0-3V(大格:1V,小格:0.1V)0-15V(大格:5V,小格:0.5V)。
使用:
1、電壓表要并聯(lián)在電路中;
2、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3、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用大量程試觸,不超小量程,用小量程測量)
二、探究串、并聯(lián)電路的電壓的規(guī)律
電池的串聯(lián):串聯(lián)電池組的電壓等于各節(jié)電池的電壓之和。
電池的并聯(lián):并聯(lián)電池組的電壓等于每節(jié)電池的電壓。
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串聯(lián)電路中,各部分電路的電壓之和等于總電壓。
并聯(lián)電路的電壓: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
電池的能量轉化: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化學電池)
防止廢電池對環(huán)境的危害:
1、使用優(yōu)質電池;
2、回收廢舊電池;
3、不要隨意丟棄舊電池。
三、電阻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電阻就越大,通過導體的電流就越小)。
物理量符號:R。單位:歐姆(Ω);常用的單位有:兆歐(MΩ)、千歐(KΩ)。1 MΩ=103 KΩ;1 KΩ=103Ω。
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大部分材料溫度升高,電阻變大)。(導體的電阻的大小和長度成正比,和橫截面積成反比)。(電阻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
控制變量法:物理中對于多個因素(多變量)的問題,常常采用控制因素(變量)的辦法,把多因素的問題變成多個單因素的問題,分別加以研究,最后再綜合解決,這種方法叫控制變量法。
四、變阻器滑動變阻器:結構:(電阻絲、絕緣管、滑片、接線柱等)
原理:改變連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電路中的電流的。
作用: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對電路起保護作用。銘牌:例如一個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2A”表示的意義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2A。正確使用:
。1)、應串聯(lián)在電路中使用;
。2)、接線要“一上一下”(不能同時用上面的兩個接線柱【相當于導線】和同時用下面的兩個接線柱【相當于一個定值電阻】;
。3)、閉合開關前應把阻值調至最大的地方(電流最小的位置)【對電路起保護作用】
歐姆定律
一、探究電阻上的電流根兩端電壓的關系
試驗探究方法:控制變量法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二、歐姆定律及其應用
歐姆定律:導體中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公式:()。式中單位:I→安(A);U→伏(V);R→歐(Ω)。
公式的理解:
、俟街械腎、U和R必須是在同一段電路中;
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兩個量就可求另一個量;
、塾嬎銜r單位要統(tǒng)一。歐姆定律的應用:同一個電阻,阻值不變,與電流和電壓無關但加在這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增大時,通過的電流也增大。(R=U/I)當電壓不變時,電阻越大,則通過的電流就越小。(I=U/R)當電流一定時,電阻越大,則電阻兩端的電壓就越大。(U=IR)
電阻的串聯(lián)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串聯(lián))
電流:I=I1=I2(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電壓:U=U1+U2(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的電壓之和)
電阻:R=R1+R2(總電阻等于各電阻之和),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的阻值比任何一個分電阻的阻值都大。如果n個阻值相同的電阻串聯(lián),則有R總=nR分壓作用:=;電阻的并聯(lián)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并聯(lián))
電流:I=I1+I2(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電壓:U=U1=U2(干路電壓等于各支路電壓)
電阻:(總電阻的倒數(shù)等于各并聯(lián)電阻的倒數(shù)的和),并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的阻值比任何一個分電阻的阻值都小。如果n個阻值相同的電阻并聯(lián),則有R總=R分流作用:;三、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實驗原理:歐姆定律(R=U/I)。(導體的電阻大小與電壓、電流無關)實驗電路:
實驗步驟:
1、畫出實驗電路圖;
2、連接電路;(連接過程中,開關斷開;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滑片滑到電阻最大位置;合理選擇電壓表和電流表的量程)。
3、從額定電壓開始,逐次降低加在燈兩端的電壓,獲得幾組電壓值和電流值(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減小實驗誤差);
4、算出電阻值;
5、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中電阻值變小的原因:燈絲電阻受到了溫度的影響,通過燈絲的電流越大,燈絲溫度越高,電阻越大。
四、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電壓越高越危險:根據(jù)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的大小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人體也是導體,電壓越高,通過的電流就越大,達到一定程度就很危險了。
不能用濕手摸電器:對人體來說,比較潮濕的時候電阻小,發(fā)生觸電時通過人體的電流會很大;另外,用濕手摸電器,易使水流入電器內,使人體和電源相連。
注意防雷:雷電是大氣中一種劇烈的放電現(xiàn)象,放電時,電壓和電流極大,放出巨大的熱量和引起空氣的振動。防雷要安避雷針。
斷路:某處斷開,沒有接通的電路。短路:電路中兩點不該連的兩點連到一起的現(xiàn)象。由于電線的電阻很小,電源短路時電流會非常大,會損壞電源和導線。
電功率
一、電能
電能是一種能量。如:電燈發(fā)光:電能→光能;電動機轉動:電能→動能;電飯鍋工作:電能→熱能。電能的單位:J,KWh。1kWh=3.6×106J。電能表:測用戶消耗的電能(電功),幾個重要參數(shù):“220V”:這個電能表應接在220V的電路中使用。10(20)A:標定電流為10A,短時間電流允許大些,但不能超過20A。(例子,不同電能表不同)50HZ:電能表接在50HZ的電路中使用。600revs/kwh:接在電能表上的用電器,每消耗1kwh的電能,電能表的轉盤轉600轉。電功:電流做的功,等于用電器消耗的電能。
二、電功率電功率(P):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用電器在單位時間消耗的電能。單位:w,kw;1kw=103w.電功率公式:(式中單位P→瓦(w);W→焦(J);t→秒(S);U→伏(V);I→安(A)。
計算時單位要統(tǒng)一,
、偃绻鸚用J、t用S,則P的單位是W;
、谌绻鸚用KWh、t用h,則P的單位是kw。Kwh的意義:功率為1kw的用電器使用1h所消耗的電能。計算電功率還可用公式:P=I2R和P=U2/R額定電壓(U0):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壓。額定功率(P0):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實際電壓(U):實際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
實際功率(P):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燈泡的亮度由實際電功率決定。當U>U0時,則P>P0;燈很亮,易燒壞。當U 1、畫出實驗電路圖; 2、連接電路(同測小燈泡電阻) 3、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小燈泡的額定電壓,讀出電流表的讀數(shù),觀察燈泡發(fā)光情況; 4、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額定電壓的1.2倍,觀察燈泡的亮度,測出它的功率; 5、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低于額定電壓(約0.8倍),觀察小燈泡的亮度,測出它的功率。 注:實驗時,電源電壓要高于燈泡的額定電壓。 四、電與熱電流的熱效應:電流通過導體時電能轉化成熱的現(xiàn)象。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 注:不要單純認為電阻越大,在相同時間內放熱越多。 焦耳定律公式:Q=I2Rt,(式中單位Q→J;I→A;R→Ω;t→S。)當電流通過導體做的功(電功)全部用來產生熱量(電熱),則有W=Q,可用電功公式來計算Q。(如電熱器,電阻就是這樣的。)Q=UIt;Q=U2t/R。電熱的利用:加熱(電飯鍋、電熨斗)電熱的防止:溫度過高,損壞電器、引起火災(散熱窗、散熱片、散熱風扇)(串聯(lián))(并聯(lián)) 五、電功率和安全用電電流過大的危害:燒保險絲、甚至引起火災。 電流過大的原因: 1、短路; 2、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保險絲:保險絲是用鉛銻合金制作的,電阻比較大,熔點比較低(材料特點)。當電流過大時,它的溫度升高而熔斷,切斷電路,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作用)空氣開關:當電流過大時,開關中的電磁鐵起作用,開關斷開,切斷電路。 注意: 1、不能用銅絲、鐵絲等代替保險絲。 2、當電路中的保險裝置切斷時,不要急于更換保險絲或使空氣開關復位,要先找出故障的原因,排除故障之后再恢復供電。 六、生活用電常識家庭電路的組成:火線與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裝置(保險絲或空氣開關)→插座、用電器、開關等。 電源:發(fā)電廠發(fā)出的220V交流電,有兩根電線。 火線:相對于大地(零線)有220V的電壓。 零線:在發(fā)電廠接地,在戶外接地。電能表:計量用戶消耗電能的多少;單位是千瓦時(kwh),兩次讀數(shù)之差就是這段時間消耗電能的多少。 總開關:為檢修更換電路的安全。(空氣開關還能起到保險作用) 保險裝置:保險絲(盒)→電流過大時熔斷,切斷電路?諝忾_關→電流過大時跳閘,切斷電路。 三線插頭(座):一線接火線(L),一線接零線(N),另一線(E)接用電器的外殼(大地);為安全用電。 注:家庭電路中各用電器都是并聯(lián)(包括插座),被控制的用電器和開關是串聯(lián)的。 試電筆:作用→辨別火線、零線。使用→手指按住筆卡,用筆尖接觸被測得導線,發(fā)光的是火線。 觸電:1、單線觸電:站在地上的人接觸到火線。2、人同時接觸到火線和零線。觸電的急救:首先切斷電源;再救觸電的人。 電與磁 一、磁現(xiàn)象 我國最早的指南針→司南。 磁性:磁鐵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 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磁體具有吸鐵性和指向性。 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兩個磁極)。 南極:自由轉動的小磁針靜止時指南(地理南極)的磁極(S); 北極:靜止時指北的磁極(N)。 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 二、磁場磁場:磁體(或電流)周圍存在著看不見、摸不到的,能對磁體(或電流)產生力的作用的物質。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通過磁場發(fā)生的。磁場的基本性質:對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磁場的方向:在磁場中的某一點,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磁感線:描述磁場的強弱和方向而假想的帶箭頭曲線。磁體周圍的磁感線是從它北極出來,回到南極。(磁感線是不存在的,用虛線表示,且不相交,磁體內部,磁感線是從南極到北極)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磁感線方向、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指的方向相同。 地磁場:地球周圍空間存在的磁場。地磁的北極在地理位置的南極附近;而地磁的南極則在地理位置的北極附近。(地磁的南北極與地理的南北極并不重合,它們的交角稱磁偏角,這是我國學者:沈括最早記述這一現(xiàn)象。) 三、電生磁 奧斯特(丹麥)最先發(fā)現(xiàn)電流的磁效應。 電流的磁效應:通電導線的周圍存在磁場,磁場的方向跟電流的方向有關。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做成螺線管【線圈】,各條導線產生的磁場疊加一起,磁場就會強很多)。 1、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和條形磁鐵一樣。 2、安培定則: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N極)。 四、電磁鐵 電磁鐵:通電時有磁性,斷電時沒有磁性(內部帶鐵芯)的螺線管。 電磁鐵的原理:電流的磁效應(鐵芯被磁化,鐵芯和線圈磁場的共同作用)。 決定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1、內部是否有鐵芯;有鐵芯,磁性強。 2、電流大。煌庑我欢,匝數(shù)相同,電流越大,磁性越強。 3、線圈匝數(shù);外形一定,電流相同,匝數(shù)越多,磁性越強。 電磁鐵的特點: 、俅判缘挠袩o可由電流的通斷來控制; 、诖判缘膹娙蹩捎筛淖冸娏鞔笮『途圈的匝數(shù)來調節(jié); 、鄞艠O可由電流方向來改變。 五、電磁繼電器揚聲器 電磁繼電器:實質上是一個利用電磁鐵來控制工作電路通斷的開關。它利用低電壓、弱電流電路的通斷來間接地控制高電壓、強電流的電路的裝置。 工作電路:由低壓控制電路(低壓電源、電磁鐵等組成)和高壓工作電路(電磁繼電器觸點、高壓電源、用電器)組成。 用途:可實現(xiàn)遠距離操作,還可實現(xiàn)自動控制。 揚聲器:原理:把電信號轉化成聲信號。 構造:永久磁體、線圈、錐形紙盆。發(fā)聲過程:線圈中有電流通過時,線圈將受到永久磁鐵的吸引或排斥,線圈就不斷地來回振動,帶動紙盆發(fā)聲。 六、電動機 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要受到力的作用(電動機原理),力的方向跟電流的方向、磁感線的方向都有關系。(電流方向或磁感線的方向改變時,通電導線的受力方向改變) 電動機構造:轉子(轉動的部分)、定子(固定不動的部分)、換向器。能量轉化:電能→動能。 換向器的構造:兩(多)個銅半環(huán)跟電動機線圈相連,彼此絕緣。 換向器的作用:當線圈轉過平衡位置后,自動改變線圈中電流的方向,使線圈連續(xù)轉動。 電動機種類:直流電動機、交流電動機。 電動機優(yōu)點:構造簡單、控制方便、體積小、效率高、無污染。 七、磁生電法拉第(英)發(fā)現(xiàn)了電磁感應,進一步揭示了電與磁的聯(lián)系。 電磁感應:由于導體(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在磁場中運動(切割磁感線)而產生電流的現(xiàn)象;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感應電流的方向既跟導體的運動方向有關,又跟磁感線的方向有關) 發(fā)電機:動能→電能。(能量轉化)原理;電磁感應。 構造:定子、轉子。 交變電流:(交流AC)電流的大小和方向不斷地做周期性變化的電流。 直流:電流的方向不發(fā)生變化。 頻率:電流1S內周期性變化的次數(shù)。(我國電網(wǎng)的頻率是50HZ) 發(fā)電機發(fā)電能量轉化:火力發(fā)電:化學能→內能→動能→電能水力發(fā)電:動能→電能。 信息的傳遞 一、現(xiàn)代順風耳-電話1876年貝爾發(fā)明了電話。 電話的基本構造和原理:最簡單的電話又話筒和聽筒組成,話筒和聽筒之間連著一對電話線;話筒把聲音轉化為電流,電流沿著導線把信息傳到遠方,在另一端,電流使聽筒的膜片振動,攜帶信息的電流又變成了聲音。 電話交換機:連接電話,提高線路利用率。 兩種信號:模擬信號和數(shù)字信號。數(shù)字信號的優(yōu)點:抗干擾能力強;方便計算機處理;保密性好。 二、電磁波的海洋電磁波:迅速變化的電流周圍存在電磁波,它可以傳遞信息。 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真空可傳播。C=λf.(c=3×108m/s)。(λ電磁波的波長;單位m)。(f為頻率;單位HZ)。1MHZ=103KHZ=106HZ。 無線電波:頻率在數(shù)百千赫至數(shù)百兆赫的那部分電磁波叫無線電波(傳遞各種信息)可見光是電磁波大家族的一員。微波爐:利用微波使食物的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劇烈振動,使內能增加,溫度升高。 三、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無線電廣播信號的發(fā)射和接收:話筒把聲音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用調制器把它加載在高頻電磁波上,再通過天線發(fā)射到空中。接收機調諧選出特定頻率的信號,通過電子線路把聲音信號選出來,放大后送到揚聲器,把電信號轉換成聲音。電視的發(fā)射與接收與廣播相似,既傳播聲音信號又傳遞圖像信號。移動電話的工作原理:手機和基地臺(站)進行無線電信號傳輸。無繩電話的工作原理: 四、越來越寬的信息之路無線電的頻率越高,相同時間傳輸信息越多。微波通信:波長在10m-1mm,頻率在30MHZ-3×105MHZ。微波的性質接近光波,大致沿直線傳播。微波在傳輸過程中受地面阻擋,每隔一定的距離要建一個中繼站進行“接力”。 衛(wèi)星通信:利用衛(wèi)星做中繼站;3顆衛(wèi)星可覆蓋全球。光線通信:讓攜帶信息的激光在纖維里傳播;激光的頻率高,攜帶的信息量大。網(wǎng)絡通信:把計算機連在一起,利用網(wǎng)絡進行通信。 今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 一、電荷 。1)電荷是物質的一種物理性質。稱帶有電荷的物質為“帶電物質”。 (2)電荷,為物體或構成物體的質點所帶的正電或負電,帶正電的粒子叫正電荷(表示符號為“+”),帶負電的粒子叫負電荷(表示符號為“﹣”)。 。3)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倌Σ疗痣 實質:電子在不同物體間的轉移。 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 ②感應起電 實質:將金屬導體中的電子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當一個帶電體靠近導體時,由于電荷間相互吸引或排斥,導體中的自由電荷便會趨向或遠離帶電體,使導體靠近帶電體的一端帶異號電荷,遠離帶電體的一端帶同號電荷。這種現(xiàn)象叫做靜電感應。利用靜電感應使金屬導體帶電的過程叫做感應起電。 二、電路 (1)電流:導體中的自由電荷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做有規(guī)則的定向運動就形成了電流。 。2)電流方向:正電荷定向流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 。3)導體:是指電阻率很小且易于傳導電流的物質。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 。4)絕緣體:不善于傳導電流的物質稱為絕緣體。 (5)電路:由金屬導線和電氣、電子部件組成的導電回路,稱為電路。 。6)電路由電源、開關、連接導線和用電器四大部分組成。 。7)串聯(lián):串聯(lián)是連接電路元件的基本方式之一。將電路元件(如電阻、電容、電感,用電器等)逐個順次首尾相連接,將各用電器串聯(lián)起來組成的電路叫串聯(lián)電路。 優(yōu)點:在一個電路中,若想通過一個開關控制所有電器,即可使用串聯(lián)的電路; 缺點:只要有某一處斷開,整個電路就成為斷路。即所相串聯(lián)的電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8)并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是使在構成并聯(lián)的電路元件間電流有一條以上的相互獨立通路。 特點:用電器之間互不影響。一條支路上的用電器損壞,其他支路不受影響。 三、電流 。1)電流的強弱用電流強度來描述,電流強度是單位時間內通過導體某一橫截面的電量,簡稱電流,用I表示。 (2)電流表的使用規(guī)則 、匐娏鞅硪c被測用電器串聯(lián)。 四、電阻 (1)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2)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 (3)滑動變阻器 、俟ぷ髟硎峭ㄟ^改變接入電路部分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從而逐漸改變電路中的電流的大小。 、谧饔茫罕Wo電路、改變電壓、利用伏安法測電阻 、谡摻泳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俗稱正進負出。 、郾粶y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否則會燒壞電流表)可用試觸的方法確定量程。 、芤驗殡娏鞅韮茸杼。ㄏ喈斢趯Ь),所以絕對不允許不經(jīng)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荽_認使用的電流表的量程。 、薮_認每個大格和每個小格所代表的電流值。 五、電壓 。1)電壓也稱作電勢差或電位差,是衡量單位電荷在靜電場中由于電勢不同所產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2)電壓表 電壓表,測電壓,電路符號圈中V。測誰電壓跟誰并(聯(lián)),“+”進“—”出勿接反。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總結 1、電路:把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2、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開路:斷開的電路;短路:將導線直接連接在用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路。 3、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4、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5、電源:能提供持續(xù)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6、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fā)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7、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8、有持續(xù)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9、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10、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原因:缺少自由移動的電荷 11、電流表的使用規(guī)則: 、匐娏鞅硪(lián)在電路中; 、陔娏饕獜"+"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郾粶y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jīng)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 、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12、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國際單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電壓表的使用規(guī)則: 、匐妷罕硪⒙(lián)在電路中; 、陔娏饕獜"+"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郾粶y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實驗室常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 、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 、0~15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14、熟記的電壓值: ①1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1、5伏; 、1節(jié)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 、奂彝フ彰麟妷簽220伏; 、馨踩妷菏牵翰桓哂36伏; 、莨I(yè)電壓380伏。 15、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國際單位:歐姆(Ω); 常用:兆歐(MΩ),千歐(KΩ);1兆歐=1000千歐;1千歐=1000歐。 16、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 17、滑動變阻器: A、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B、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C、正確使用:a,應串聯(lián)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閉合開關前應把阻值調至最大的地方。 18、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公式:I=U/R。公式中單位:I→安(A);U→伏(V);R→歐(Ω)。 19、電功的單位:焦耳,簡稱焦,符號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時為電功的單位,俗稱“度”符號kw、h 1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電能表是測量一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多少的儀器。 A、“220V”是指這個電能表應該在220V的電路中使用; B、“10(20)A”指這個電能表長時間工作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0安,在短時間內最大電流不超過20安; C、“50Hz”指這個電能表在50赫茲的交流電路中使用; D、“600revs/KWh”指這個電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時的電能,轉盤轉過600轉。 21、電功公式:W=Pt=UIt(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22、電功率(P):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國際單位:瓦特(W);常用:千瓦(KW)公式:P=W/t=UI 23、額定電壓(U0):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壓。 額定功率(P0):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實際電壓(U):實際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 實際功率(P):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 當U > U0時,則P > P0;燈很亮,易燒壞。 當U < U0時,則P < P0;燈很暗, 當U = U0時,則P = P0;正常發(fā)光。 24、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表達式為。 Q=I2Rt 25、家庭電路由:進戶線(火線和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盒→用電器等組成。 26、所有家用電器和插座都是并聯(lián)的而用電器要與它的開關串聯(lián)接火線。 27、保險絲:是用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當電路中有過大的電流時,它升溫達到熔點而熔斷,自動切斷電路,起到保險的作用。 28、引起電路電流過大的兩個原因:一是電路發(fā)生短路;二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29、安全用電的原則是: 、俨唤佑|低壓帶電體; 、诓豢拷邏簬щ婓w 30、磁性:物體吸引鐵,鎳,鈷等物質的性質。 31、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2、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任何磁體都有兩個磁極,一個是北極(N極);另一個是南極(S極) 33、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34、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帶上磁性的過程。 35、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通過磁場發(fā)生的 36、磁場的基本性質:對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37、磁場的方向: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38、磁感線:描述磁場的強弱,方向的假想曲線。不存在且不相交。 39、地磁的北極在地理位置的南極附近;而地磁的南極則在地理的北極附近。但并不重合,它們的交角稱磁偏角,我國學者沈括最早記述這一現(xiàn)象。 40、奧斯特實驗證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其磁場方向跟電流方向有關 41、安培定則: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N極)。 42、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流的大小,鐵芯的有無,線圈的匝數(shù) 43、電磁鐵的特點: 、俅判缘挠袩o可由電流的通斷來控制; 、诖判缘膹娙蹩捎呻娏鞯拇笮『途圈的匝數(shù)來調節(jié); 、鄞艠O可由電流的方向來改變。 44、電磁繼電器:實質上是一個利用電磁鐵來控制的開關。它的作用可實現(xiàn)遠距離操作,利用低電壓,弱電流來控制高電壓,強電流。還可實現(xiàn)自動控制。 45、電話基本原理:振動→強弱變化電流→振動。 46、電磁感應: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生電流,這種現(xiàn)象叫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應用:發(fā)電機 47、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匐娐繁仨氶]合; 、谥皇请娐返囊徊糠謱w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48、感應電流的方向:跟導體運動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49、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通電導線在磁場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 是由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應用:電動機。 50、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高中物理電容器基礎知識 1、靜電感應:把一個不帶電的導體放入電場中,導體的兩端分別感應出等量正負電荷的現(xiàn)象。 2、靜電現(xiàn)象:靜電一般由摩擦產生,當兩個物體相互摩擦時,分別帶上了正負電荷,它們之間就產生電勢差。電荷積累到一定數(shù)值時,帶電體就發(fā)生放電現(xiàn)象。 3、靜電平衡狀態(tài)下的導體 、盘幱陟o電平衡下的導體,內部合場強處處為零。 ⑵處于靜電平衡下的導體,表面附近任何一點的場強方向與該點的表面垂直。 、翘幱陟o電平衡下的導體是個等勢體,它的表面是個等勢面。 、褥o電平衡時導體內部沒有電荷,電荷只分布于導體的外表面。導體表面,越尖的位置,電荷密度越大,凹陷部分幾乎沒有電荷。 4、尖端放電 導體尖端的電荷密度很大,附近電場很強,能使周圍氣體分子電離,與尖端電荷電性相反的離子在電場作用下奔向尖端,與尖端電荷中和,這相當于使導體尖端失去電荷,這一現(xiàn)象叫尖端放電。如高壓線周圍的“光暈”就是一種尖端放電現(xiàn)象,避雷針做成蒲公花形狀,高壓設備應盡量光滑分別是生活中利用、防止尖端放電。 5、靜電屏蔽 處于電場中的空腔導體或金屬網(wǎng)罩,其空腔部分的合場強處處為零,即能把外電場遮住,使內部不受外電場的影響,這就是靜電屏蔽。如電學儀器的外殼常采用金屬、三條高壓線的上方還有兩導線與地相連等都是靜電屏蔽在生活中的應用。 6、電容器 、湃魏蝺蓚彼此絕緣而又相距很近的導體都可以構成電容器。 、瓢央娙萜鞯膬蓚極板分別與電池的兩極相連,兩個極板就會帶上等量異種電荷。這一過程叫電容器的充電。其中任意一塊板所帶的電荷量的絕對值叫做電容器的帶電量;用導線把電容器的兩板接通,兩板上的電荷將發(fā)生中和,電容器不再帶電,這一過程叫做放電。 電功率知識點一:電能 1、電燈泡把電能轉變?yōu)楣饽,電動機把電能轉變?yōu)閯幽埽姛崞靼央娔苻D變?yōu)闊?內能)。電能可能同其它形式的能量轉化而來,也可以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量。 發(fā)電廠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用電器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2、電能的計量 (1)電能用W表示,常用單位是千瓦時(KWh),在物理學中能量的通用單位是焦耳(J),簡稱焦。1KWh = 3.6 x106J。 (2)電能表是測量一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多少的儀器。 A、220V是指這個電能表應該在220V的電路中使用; B、10(20)A指這個電能表的額定電流為10安,在短時間內最大電流不超過20安; C、50Hz指這個電能表在50赫茲的交流電路中使用; D、600revs/KWh指這個電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時的電能,轉盤轉過600轉 電功率知識點二:電功率 1、電功率是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單位是瓦特,簡稱瓦,符號是W。常用單位有千瓦(KW)。1KW = 103W 2、電功率的定義也可以理解為:用電器在1秒內消耗的.電能。 公式:P = W/t 推導:W = P t t = W /P 在使用時,單位要統(tǒng)一,單位有兩種可用: (1)、電功率用瓦(W),電能用焦耳(J),時間用秒(S); (2)、電功率用千瓦(KW),電能用千瓦時(KWh,度),時間用小時(h) 3、1千瓦時是功率為1KW的用電器使用1h所消耗的電能。 4、額定功率: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時的電功率(或者說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功率),叫做額定功率。額定功率對應的是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實際功率對應的是實際電壓和實際電流;一個用電器它的額定電壓(功率)是唯一的,而它的實際電壓(功率)可以有無數(shù)個。 5、電功率的測量P = UI 電功率與電壓、電流的關系公式: P = U I 單位:電功率用瓦(W),電流用安(A),電壓用伏(V)。 公式推導: 根據(jù) I=U/R P=UI 得:P = UI = U U/R=U2/R 即P = U2/R 根據(jù) U=I R P=UI 得:P = UI = IRI = I2 R 即P = I2 R W=Pt= UI t =I2Rt= U2/R t 電功率知識點三: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伏安法測燈泡的額定功率: ①原理:P=UI 、陔娐穲D(與用伏安法測電阻的電路圖相同) 、鬯鑳x器: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電池組、開關、小燈泡、導線。 、軐嶒災康模簻y定小燈泡在三種不同電壓下的電功率: 、輰嶒灲Y論: 當U實.〉U額 時 P實〉P額 發(fā)光較亮 當U實.=U額 時 P實=P額 發(fā)光正常 當U實. 對于同一小燈泡來說,燈泡的亮度由燈泡的實際功率決定,其實際功率隨著它兩端電壓的變化而變化。實際電壓越大,燈泡的實際功率越大;只有在額定電壓下它才能正常發(fā)光,此時的實際功率等于額定功率。 電功率知識點四:電與熱 1、電流的熱效應 電流通過導體時電能轉化成熱,這個現(xiàn)象叫做電流的熱效應。 2、焦耳定律 計算公式:Q = I2Rt (適用于所有電路) 對于純電阻電路 Q=W=Pt=UIt= U2t/R=I2Rt 3、利用電熱:電熱水器、電飯鍋、電熨斗 防止電熱:電視機的后蓋有很多孔,電動機的翼狀散熱片 4.電熱器優(yōu)點:清潔衛(wèi)生沒有污染、熱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調節(jié)溫度。 電功率知識點五:電功率和安全用電 1、家庭電路電流過大原因:短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2、保險絲的作用 、俦kU絲是由電阻率較大、熔點較低的鉛銻合金制作的。 ②保險絲保險原理:當電流過大時,它由于溫度升高而熔斷,切斷電路,起到保護的作用。 電功率知識點六:生活用電常識 1、家庭電路的組成 家庭電路的組成部分:進戶線(火線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裝置、插座、燈座、開關、用電器。 家庭電路的連接:各種用電器是并聯(lián)接入電路的,插座與燈座是并聯(lián)的,控制各用電器工作的開關與電器是串聯(lián)的。 2、火線和零線 用試電筆可以判斷哪條是火線。 3、三線插頭和漏電保護器 正常情況下,用電器通過火線、零線和供電系統(tǒng)中的電源構成閉合電路。如果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觸了火線,電流經(jīng)過人體流入大地,漏電保護器就會迅速切斷電流,對人身起到保護作用。 4、兩種類型的觸電 、偃梭w同時接觸火線和零線,人體、導線和電網(wǎng)中的供電設備構成了閉合電路。 ②人體同時接觸火線和大地,人體、導線、大地和電網(wǎng)中的供電設備構成了閉合電路。 5、觸電的急救 如果發(fā)生了觸電事故,要立即切斷電源。 物態(tài)變化知識點一:溫度和溫度計 1、溫度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2)我國的溫度單位:℃(攝氏度) (3)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在一標準大氣壓下,把冰和水的混合物溫度規(guī)定為0℃,把沸水的溫度規(guī)定為100℃,在0℃到100℃之間分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2、溫度計 (1).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來工作。(注意根據(jù)不同的測溫需要選擇液體。 (2)種類:常見的有實驗室用溫度計、體溫計、家庭用的寒暑表溫度計。它們的量程(即測量范圍)不同,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數(shù)值)也不同。 (3)使用方法:使用前先要兩認清,一是認清量程,二是認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數(shù)值);測量時一是注意放:要使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原因有:一是易碰破,二是容器底和容器壁處的溫度與液體中間的溫度有差異);二是注意等:放入后要稍等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因為熱傳遞需要過程,需要一段時間);三是注意正確的讀: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物態(tài)變化知識點二:熔化與凝固 1、熔化 (1)定義: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例如①春天來了,雪山上的冰雪熔化。②太陽出來路上積雪熔化。 (2)熔化吸熱。例如①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為化雪是熔化過程,要吸熱造成氣溫降低。②吃冰棍感到?jīng)鏊,是冰棍熔化時從人體吸熱。 2、熔化規(guī)律:晶體熔化時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熔化時不變的那個溫度值就叫熔點);非晶體熔化時也吸熱,但溫度一直上升。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即沒有熔點。 (1)晶體熔化條件:①溫度達到熔點;②能繼續(xù)吸到熱。 (2)熔化的圖像:晶體熔化過程中有一段時間溫度不變,反映圖像上就是圖像上有一段是平的,與時間軸平行。畫圖講解圖像各段含義。 3、凝固: (1)定義:由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例如:水結成冰,工廠里用鐵水澆鑄成零件。 (2)凝固放熱。例如:北方在冬天時在菜窖里放幾桶水,利用水結冰凝固時放出的熱量來使窖內溫度不至于降太低,以免菜被凍壞。 4、凝固規(guī)律: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放熱,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叫它的凝固點,同種物質的凝固點與它的熔點相同) 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放熱,溫度不斷的下降,沒有一段溫度不變的過程。即沒有凝固點。 物態(tài)變化知識點三:汽化與液化 1、汽化定義: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例如:濕衣服中水變干,灑在地上的水變干。 2、汽化方式:蒸發(fā)和沸騰。 (1)它們的區(qū)別有三:①快慢程度不同。蒸發(fā)比較緩慢,沸騰是劇烈的汽化方式,比較快。②發(fā)生的部位有區(qū)別,蒸發(fā)發(fā)生在液體表面,沸騰是在表面和內部同時發(fā)生。③條件不同。蒸發(fā)不需要一定的溫度,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fā)生,而沸騰只能在一定的溫度下發(fā)生,即達到沸點時的溫度。 (2)蒸發(fā)吸熱有致冷作用:夏天教室灑水會涼快,扇扇子或吹電扇涼快,高燒病人身上擦酒精,從游泳池起來被風吹會感到冷(身上沾的水分在風吹下迅速蒸發(fā)吸熱)。 (3)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①溫度的高低;②液體表面積大小;③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快慢。 (4)液體沸騰規(guī)律:液體沸騰時吸熱,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叫沸點。 (5)液體的沸點與氣壓關系:液體沸點隨氣壓變化,氣壓越高沸點越高,高壓鍋內氣壓高,所以高壓鍋內水沸騰時溫度高于100℃,食物熟的快。氣壓低沸點低,高山上氣壓低,水沸騰時溫度低于100℃,食物不易煮熟。 (6)液體沸騰條件:①溫度達到沸點;②能繼續(xù)吸到熱。沸騰實驗①現(xiàn)象:在燒杯中產生大量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放出里面的水蒸氣。②如何減少實驗時間:A、采用溫度較高的熱水做實驗,如90℃的水。B、減少水的質量,不要裝太多水。C、在燒杯口用厚紙板做蓋子,減少水蒸發(fā)帶走的熱量。 3、液化定義: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例如水蒸氣遇冷變成水霧、水珠。 4、液化的兩種方式: (1)降低溫度。熱的水蒸氣遇到溫度比它低的環(huán)境就會液化。 舉例:冬天說話時嘴里冒出的白氣(嘴里呼出的熱蒸氣到外面后遇冷);對著涼玻璃哈氣,玻璃上會出現(xiàn)水珠(熱的水蒸氣遇到?jīng)霾A?;從冰箱冷藏室拿出的雞蛋、冷飲瓶,放在外面一會兒,外壁上會出現(xiàn)水珠(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比它低的雞蛋和冷飲瓶液化);燒水時鍋的上方冒的白氣;剝開包裝紙的雪糕周圍會冒白煙(空氣中的熱水蒸氣運動到溫度低的雪糕附近時降低溫度而發(fā)生液化形成的水霧);類似的有打開冰箱的冷凍室的門,看到門口會有白煙下沉。 (2)壓縮體積。例如: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氣,采用加壓的方法使它變成液體,體積小,裝在鋼瓶里便于貯藏和運輸。還有日常用的打火機內的'丁烷氣體被壓縮成了液體。 物態(tài)變化知識點四:升華和凝華 1、升華定義: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 舉例:北方掛在外面的冰凍衣服過幾天變干,放在衣服箱子里的衛(wèi)生球時間久了變小,堆的雪人過幾天變小,燈泡內的鎢絲變細。(這里的冰凍衣服變干和堆的雪人變小為什么說不是先熔化然后又汽化的呢因為在北方的環(huán)境溫度低于0℃,達不到熔點,冰雪不可能熔化,只能是是固態(tài)的直接變成了氣態(tài)升華了。) 2、升華吸熱可迅速致冷。例如人工降雨時在空中撒固態(tài)的CO2(干冰),利用干冰升華吸熱來使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變成雨水;舞臺上利用干冰升華吸熱使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白氣造成霧的效果;生活中利用干冰升華吸熱來使運輸?shù)氖称繁3值蜏胤雷冑|。 3凝華定義:由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 舉例:例如初冬早晨地面和屋頂出現(xiàn)的霜,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氣態(tài))在夜間遭遇低溫凝華直接變成了白色的霜(固態(tài));再如很冷的冬天早晨發(fā)現(xiàn)屋子的窗玻璃上會結一層冰花(固態(tài),同霜),它也是室內的熱水蒸氣在夜間遇到溫度極低的玻璃而凝華成的小冰晶;燈泡壁用久后會變黑,是鎢絲在亮燈時的高溫下先升華變成鎢蒸氣,燈熄滅后溫度降低又凝華成固態(tài)的鎢顆粒附在燈泡的壁上形成的。 1、電路:把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2、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開路:斷開的電路;短路:將導線直接連接在用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路。 3、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4、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5、電源:能提供持續(xù)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6、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fā)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7、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8、有持續(xù)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9、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10、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原因:缺少自由移動的電荷 11、電流表的使用規(guī)則:①電流表要串聯(lián)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jīng)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12、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國際單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電壓表的使用規(guī)則:①電壓表要并聯(lián)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實驗室常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14、熟記的電壓值:①1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1.5伏;②1節(jié)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④安全電壓是:不高于36伏;⑤工業(yè)電壓380伏. 15、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國際單位:歐姆(Ω);常用:兆歐(MΩ),千歐(KΩ);1兆歐=1000千歐;1千歐=1000歐. 16、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 17、滑動變阻器: A.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B.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C.正確使用:a,應串聯(lián)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閉合開關前應把阻值調至最大的地方. 18、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公式:I=U/R.公式中單位:I→安(A);U→伏(V);R→歐(Ω). 19、電功的單位:焦耳,簡稱焦,符號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時為電功的單位,俗稱“度”符號kw.h1度=1kw.h=1000w×3600s=3.6×10J 20.電能表是測量一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多少的儀器。A、“220V”是指這個電能表應該在220V的電路中使用; B、“10(20)A”指這個電能表長時間工作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0安,在短時間內最大電流不超過20安;C、“50Hz”指這個電能表在50赫茲的交流電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這個電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時的電能,轉盤轉過600轉。 21.電功公式:W=Pt=UIt(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22、電功率(P):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國際單位:瓦特(W);常用:千瓦(KW)公式:P=W/t=UI 23.額定電壓(U0):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壓.額定功率(P0):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實際電壓(U):實際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6實際功率(P):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當U>U0時,則P>P0;燈很亮,易燒壞.當U 24.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表達式為.Q=I2Rt 25.家庭電路由:進戶線(火線和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盒→用電器等組成. 26.所有家用電器和插座都是并聯(lián)的而用電器要與它的開關串聯(lián)接火線. 27.保險絲:是用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當電路中有過大的電流時,它升溫達到熔點而熔斷,自動切斷電路,起到保險的作用. 28.引起電路電流過大的兩個原因:一是電路發(fā)生短路;二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29.安全用電的原則是:①不接觸低壓帶電體;②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30.磁性:物體吸引鐵,鎳,鈷等物質的性質. 31.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2.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任何磁體都有兩個磁極,一個是北極(N極);另一個是南極(S極) 33.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34.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帶上磁性的過程. 35.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通過磁場發(fā)生的 36.磁場的基本性質:對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37.磁場的方向: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38.磁感線:描述磁場的強弱,方向的假想曲線.不存在且不相交.在磁體周圍,磁感線從磁體的北極出來回到磁體的南極 一(長度的測量: 1、長度的測量是物理學最基本的測量,也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技能。長度測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 m ,常用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納米(nm)。 3、主單位與常用單位的換算關系: 33691 km=10m 1m=10dm 1dm=10cm1cm=10mm 1mm=10nm31 μm=10nm 單位換算的過程:口訣:“系數(shù)不變,等量代換”。 4、長度估測:黑板的長度2.5m、課桌高0.7m、籃球直徑24cm、指甲寬度 1cm、鉛筆芯的直徑1mm 、一只新鉛筆長度1.75dm 、手掌寬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測量方法: A 、測量細銅絲的直徑、一張紙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積法(當被測長度較小,測量工具精度不夠時可將較小的物體累積起來,用刻度尺測量之后再求得單一長度) ?如何測物理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 答:數(shù)出物理課本若干張紙,記下總張數(shù)n,用毫米刻度尺測出n張紙的厚度L,則一張紙的厚度為L/n 。 ?如何測細銅絲的直徑, 答:把細銅絲在鉛筆桿上緊密排繞n圈成螺線管,用刻度尺測出螺線管的長度L,則細銅絲直徑為L/n。 ?兩卷細銅絲,其中一卷上有直徑為0.3mm,而另一卷上標簽 已脫落,如果只給你兩只相同的新鉛筆,你能較為準確地弄清它的直徑嗎,寫出操作過程及細銅絲直徑的數(shù)學表達式。答:將已知直徑和未知直徑兩卷細銅絲分別緊密排繞在兩只相同的新鉛筆上,且使線圈長度相等,記下排繞圈數(shù)N1和N2,則可計算出未知銅絲的直徑D2=0.3N1,N2 mm B、測地圖上兩點間的距離,園柱的周長等常用化曲為直法(把不易拉長的軟線重合待測曲線上標出起點終點,然后拉直測量) ?給你一段軟銅線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圖冊估測出北京到廣州的鐵路長嗎, 答:用細銅線去重合地圖冊上北京到廣州的鐵路線,再將細銅線拉直,用刻度尺測出長度L查出比例尺,計算出鐵路線的長度。 C、測操場跑道的長度等常用輪滾法(用已知周長的滾輪沿著待測曲線滾動,記下輪子圈數(shù),可算出曲線長度) D、測硬幣、球、園柱的直徑圓錐的高等常用輔助法(對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測出的物體長度可將刻度尺三角板等組合起來進行測量) ? 你能想出幾種方法測硬幣的直徑,(簡述) ?、直尺三角板輔助法。?、貼折硬幣邊緣用筆畫一圈剪下后對折量出折痕長。?、硬幣在紙上滾動一周測周長求直徑。?、將硬幣平放直尺上,讀取和硬幣左右相切的兩刻度線之間的長度。 6、刻度尺的使用規(guī)則: A、“選”:根據(jù)實際需要選擇刻度尺。 B、“觀”:使用刻度尺前要觀察它的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測長度時,尺要沿著所測直線(緊貼物體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用零刻線磨損的的刻度尺測物體時,要從整刻度開始) D、“看”: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E、“讀”:在精確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記”:測量結果由數(shù)字和單位組成。(也可表達為:測量結果由準確值、估讀值和單位組成)。 練習:有兩位同學測同一只鋼筆的長度,甲測得結果12.82cm,乙測得結果為12.8cm。如果這兩位同學測量時都沒有錯誤,那么結果不同的原因是:兩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這兩位同學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則乙 同學的結果錯誤。原因是:沒有估讀值。 7、誤差: (1)定義:測量值和真實值的差異叫誤差。 (2)產生原因:測量工具測量環(huán)境 人為因素。 (3)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儀器 (4)誤差只能減小而不能 避免 ,而錯誤是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和主觀粗心造成的,是能夠避免的。 二( 聲現(xiàn)象 一、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人靠聲帶振動發(fā)聲、蜜蜂靠翅 膀下的小黑點振動發(fā)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fā)聲,管制樂器考里面的空氣柱振動發(fā)聲,弦樂器靠弦振動發(fā)聲,鼓靠鼓面振動發(fā)聲,鐘考鐘振動發(fā)聲,等等); 2、振動停止,發(fā)生停止;但聲音并沒立即消失(因為原來發(fā)出的聲音仍在繼續(xù)傳播); 3、發(fā)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 4、聲音的振動可記錄下來,并且可重新還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時損耗最少(在固體中傳的最遠,鐵軌傳聲),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得最快,氣體中最慢(軟木除外); 2、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電話交談; 3、聲音以波(聲波)的形式傳播; 注:由聲音物體一定振動,有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 4、聲速:物體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單位是m/s;聲速的計算公式是v=s;聲音在空t氣中的速度為340m/s; 三、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里,人耳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回聲(如:高山的回聲,夏天雷聲轟鳴不絕,北京的天壇的回音壁) 1、聽見回聲的條件:原聲與回聲之間的時間間隔在0.1s以上(教 師里聽不見老師說話的回聲,狹小房間聲音變大是因為原聲與回聲重合); 2、回聲的利用:測量距離(車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離); 四、怎樣聽見聲音 1、人耳的構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及聽覺神經(jīng)組成; 2、聲音傳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動,再經(jīng)聽小骨、聽覺神經(jīng)傳給大腦,形成聽覺; 3、在聲音傳給大腦的過程中任何部位發(fā)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鼓膜、聽小骨處出現(xiàn)障礙是傳導性耳聾;聽覺神經(jīng)處出障礙是神經(jīng)性耳聾); 4、骨傳導:不借助鼓膜、靠頭骨、頜骨傳給聽覺神經(jīng),再傳給大腦形成聽覺(貝多芬耳聾后聽音樂,我們說話時自己聽見的自己的聲音);骨傳導的性能比空氣傳聲的性能好; 5、雙耳效應:生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因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步調亦不同,可由此判斷聲源方位的現(xiàn)象(聽見立體聲); 五、聲音的特性包括:音調、響度、音色(這是樂音三要素) 在響度和音調相近的情況下主要通過音色來判斷發(fā)聲體 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shù),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單位是赫茲,振動物體越大音調越低;振幅: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 距離。) 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強;聽者距發(fā)聲者越遠響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體的.音調、響度盡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辨別是什么物體法的聲靠音色) 注意:音調、響度、音色三者互不影響,彼此獨立; 六、超聲波和次聲波 1、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有一個范圍: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聲波;低于20Hz叫次聲波; 2、動物的聽覺范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fā)、臺風、海嘯都要產生次聲波; 七、噪聲的危害和控制(四大污染:噪聲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物污染) 1、噪聲:(~)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叫噪聲;(2)從環(huán)保的角度上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學習、工作、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 2、樂音: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有規(guī)則振動發(fā)出的聲音; 3、常見噪聲來源:飛機的轟鳴聲、汽車的鳴笛聲、鞭炮聲、金屬之間的摩擦聲; 4、噪聲的等級:表示聲音強弱的單位是分貝。符號dB,超過90dB會損害健康;0dB指人耳剛好能聽見的聲音; 5、控制噪聲:(1)在生源處較弱(安消聲器);(2)在傳播過程 中(植樹。隔音墻)(3)在人耳處減弱(戴耳塞) 八、聲音的利用 1、超聲波的能量大、頻率高用來打結石、清洗鐘表等精密儀器;超聲波基本沿直線傳播用來回聲定位(蝙蝠辨向)制作(聲納系統(tǒng)) 2、傳遞信息(醫(yī)生查病時的“聞”,打B超,敲鐵軌聽聲音等等) 3、聲音可以傳遞能量(飛機場幫邊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聲說話,一音叉振動,未接觸的音叉振動發(fā)生) 第二章光的傳播 一、光源:能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源可分為1、冷光源(水母、節(jié)能燈),熱光源(火把、太陽);2、天然光源(水母、太陽),人造光源(燈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頭魚),非生物光源(太陽、燈泡) 三(光的傳播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像是倒立的實像(樹陰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 (2)取直線:激光準直(挖隧道定向);整隊集合;射擊瞄準; (3)限制視線:坐井觀天(要求會作有水、無水時青蛙視野的光路圖);一葉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時月球在中間;月食時地球在中間) 3、光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 三、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2、在計算中,真空或空氣中光速c=3×108m/s; 3、光在水中的速度約為3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約為2c;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距離,光年是長度單位;1光年?9.46×10m; 注:聲音在固體中傳播得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最慢,真空中不傳播;光在真空中傳播的最快,空氣中次之,透明液體、固體中最慢(二者剛好相反)。光速遠遠大于聲速,(如先看見閃電再聽見雷聲,在100m賽跑時聲音傳播的時間不能忽略不計,但光傳播的時間可忽略不計)。 四、光的反射: 1、當光射到物體表面時,有一部份光會被物體反射回來,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們看見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都在同一個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線:過光的入射點所作的與反射面垂直的直線; (2)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法射光線與法線間的夾角。(入射光線與鏡面成θ角,入射角為90?,θ,反射角為90?,θ) (3)入射角與反射角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反射角總是隨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而變化,因而只能說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說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鏡面旋轉θ,反射光旋轉2θ) (4)垂直入射時,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時,入射角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4、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雙眼) 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畫一般的光路圖(要求會作): (1)、確定入(反)射點:入射光線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線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交點即為入射(反射)點 (2)、根據(jù)法線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線。 (3)、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入射光線或反射光線 ?作光路圖注意事項: (1).要借助工具作圖;(2)是實際光線畫實線,不是實際光線畫虛線;(3)光線要帶箭頭,光線與光線之間要連接好,不要斷開;(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圖時,應先在入射點作出法線(虛線),然后根據(jù)反射角與入射角或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作出光線;(5)光發(fā)生折射時,處于空氣中的那個角較大;(6)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發(fā)散后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相交在虛焦點上;(7)平面鏡 成像時,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經(jīng)過鏡后的像;(8)畫透鏡時,一定要在透鏡內畫上斜線作陰影表示實心。 5、兩種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1)鏡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時,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將沿各個方向反射出去; (3)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點:都是反射現(xiàn)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點是:反射面不同15 (一光滑,一粗糙),一個方向的入射光,鏡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個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處,背光走要走亮處,因為積水發(fā)生鏡面反射,地面發(fā)生漫反射,電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處,黑板上“反光”是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五、平面鏡成像 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是虛像,像和物關于鏡面對稱(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對應點的連線和鏡面垂直,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鏡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鏡子中的鐘的時間要看紙張的反面,物體遠離、靠近鏡面像的大小不變,但亦要隨著遠離、靠近鏡面相同的距離,對人是2倍距離)。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靜的水面就好像一個平面鏡,它 可以成像(水中月、鏡中花);對實物的每一點來說,它在水中所成的像點都與物點“等距”,樹木和房屋上各點與水面的距離不同,越接近水面的點,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無數(shù)個點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物離水面多高,像離水面就是多遠,與水的深度無關)。 3、平面鏡成虛像的原因:物體射到平面鏡上的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沒有會聚二是發(fā)散的,這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畫時用虛線)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只能通過人眼觀察到,故稱為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 注意:進入眼睛的光并非來自像點,是反射光。要求能用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像、物關于鏡面對稱)和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同一物點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長線交于像點)作光路圖(作出物、像、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 六、凸面鏡和凹面鏡 1、以球的外表面為反射面叫凸面鏡,以球的內表面為反射面的叫凹面鏡; 2、凸面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可增大視野(汽車上的觀后鏡);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太陽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電筒) 七、光的折射 1、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fā)生偏折。 2、光在同種介質中傳播,當介質不均勻時,光的傳播方向亦會發(fā)生變化。 3、折射角:折射光線和法線間的夾角。 八、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線共面,法線居中。 2、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光從水或其它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要求會畫折射光線、入射光線的光路圖) 3、斜射時,總是空氣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時,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傳播方向不改變 4、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當光射到兩介質的分界面時,反射、折射同時發(fā)生 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九、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其應用 1、生活中與光的折射有關的例子:水中的魚的位置看起來比實際位置高一些(魚實際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實際位置高些;透過厚玻璃看鋼筆,筆桿好像錯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彎折了;(要求會作光路圖) 2、人們利用光的折射看見水中物體的像是虛像(折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 十、光的色散: 1、電路:把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2、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開路:斷開的電路;短路:將導線直接連接在用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 路。 3、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4、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5、電源:能提供持續(xù)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6、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fā)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 電能. 7、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8、有持續(xù)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9、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10、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動的 電荷 11、電流表的使用規(guī)則:①電流表要串聯(lián)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jīng)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12、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國際單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電壓表的使用規(guī)則:①電壓表要并聯(lián)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實驗室常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 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14、熟記的電壓值:①1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1.5伏;②1節(jié)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④安全電壓是:不高于36伏;⑤ 工業(yè)電壓380伏. 15、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國際單位:歐姆(Ω); 常用:兆歐(MΩ),千歐(KΩ);1兆歐=1000千歐; 1千歐=1000歐. 16、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 17、滑動變阻器: A. 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B. 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C. 正確使用:a,應串聯(lián)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閉合開關前應把阻值調至最大的地方. 18、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公式:I=U/R.公式中單位:I→安(A);U→伏(V);R→歐(Ω). 19、電功的單位:焦耳,簡稱焦,符號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時為電功的單位,俗稱“度”符號kw.h 1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電能表是測量一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多少的儀器。A、“220V”是指這個電能表應該在220V的電路中使用;B、“10(20)A” 指這個電能表長時間工作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0安,在短時間內最大電流不超過20安;C、“50Hz”指這個電能表在50赫茲的交流電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這個電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時的電能,轉盤轉過600轉。 21.電功公式:W=Pt=UIt(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22、電功率(P):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國際單位:瓦特(W);常用:千瓦(KW)公式:P=W/t=UI 23.額定電壓(U0):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壓. 額定功率(P0):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實際電壓(U):實際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 實際功率(P):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當U > U0時,則P > P0 ;燈很亮,易燒壞.當U < U0時,則P < P0 ;燈很暗,當U = U0時,則P = P0 ;正常發(fā)光. 24.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表達式為. Q=I2Rt 25.家庭電路由:進戶線(火線和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盒→用電器等組成. 26.所有家用電器和插座都是并聯(lián)的.而用電器要與它的開關串聯(lián)接火線. 27.保險絲:是用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當電路中有過大的電流時, 它升溫達到熔點而熔斷,自動切斷電路, 起到保險的作用. 28.引起電路電流過大的兩個原因:一是電路發(fā)生短路;二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29.安全用電的原則是:①不接觸低壓帶電體;②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30.磁性:物體吸引鐵,鎳,鈷等物質的性質. 31.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2.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任何磁體都有兩個磁極,一個是北極(N極);另一個 是南極(S極) 33.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34.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帶上磁性的過程. 35.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通過磁場發(fā)生的. 36.磁場的基本性質:對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37.磁場的方向: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38.磁感線:描述磁場的強弱,方向的假想曲線.不存在且不相交. 在磁體周圍,磁感線從磁體的北極出來回到磁體的南極 39.地磁的北極在地理位置的南極附近;而地磁的南極則在地理的北極附近.但并不重合,它們的交角稱磁偏角,我國學者沈括最早記 述這一現(xiàn)象. 40.奧斯特實驗證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其磁場方向跟電流方向有關 41.安培定則: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N極). 42.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流的大小,鐵芯的有無,線圈的匝數(shù) 43.電磁鐵的特點:①磁性的有無可由電流的通斷來控制;②磁性的強弱可由電流的大小和線圈的匝數(shù)來調節(jié);③磁極可由電流的方 向來改變. 44.電磁繼電器:實質上是一個利用電磁鐵來控制的開關.它的作用可實現(xiàn)遠距離操作,利用低電壓,弱電流來控制高電壓,強電流.還 可實現(xiàn)自動控制. 45.電話基本原理:振動→強弱變化電流→振動. 46.電磁感應: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生電流,這種現(xiàn)象叫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感應 電流.應用:發(fā)電機 47.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①電路必須閉合;②只是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48.感應電流的方向:跟導體運動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49.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通電導線在磁場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 是由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應用:電動機. 50.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磁感線 磁感線 ①定義:根據(jù)小磁針在磁場中的排列情況,用一些帶箭頭的曲線畫出來。磁感線不是客觀存在的。是為了描述磁場人為假想的一種磁場。任何一點的曲線方向都跟放在該點的磁針北極所指的方向一致。 、诜较颍捍朋w周圍的磁感線都是從磁體的北極出來,回到磁體的南極。 、鄣湫痛鸥芯: 、苷f明: A、磁感線是為了直觀、形象地描述磁場而引入的帶方向的曲線,不是客觀存在的。但磁場客觀存在。 B、用磁感線描述磁場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 C、磁感線是封閉的曲線。 D、磁感線立體的分布在磁體周圍,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線不相交。 F、磁感線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場的強弱。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磁極受力 磁極受力 在磁場中的某點,北極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該點的磁場方向一致,南極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該點的磁場方向相反。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電磁鐵 電磁鐵 1.電磁鐵主要由通電螺線管和鐵芯構成。在有電流通過時有磁性,沒有電流通過時就失去磁性。 2.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電磁鐵的磁性有無可以可以通過電流的有無來控制,而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電流大小和線圈匝數(shù)有關。 3.電磁鐵的應用 此外還有磁懸浮列車,揚聲器(電訊號轉化為聲訊號),水位自動報警器,溫度自動報警器,電鈴,起重機。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磁場性質與方向 磁場性質與方向 基本性質:磁場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力的作用。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而發(fā)生的。 方向規(guī)定:在磁場中的某一點,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磁場的方向。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電流的磁場 電流的磁場 奧斯特實驗:通電導線的周圍存在磁場,稱為電流的磁效應。該現(xiàn)象在1820年被丹麥的物理學家奧斯特發(fā)現(xiàn)。該現(xiàn)象說明:通電導線的周圍存在磁場,且磁場與電流的方向有關。 通電螺線管的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和條形磁鐵的磁場一樣。其兩端的極性跟電流方向有關,電流方向與磁極間的關系可由安培定則來判斷。 第一章物態(tài)及其變化 1、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氣態(tài)、液態(tài)。 2、物態(tài)變化:物質由一種狀態(tài)變?yōu)榱硪环N狀態(tài)的過程。物態(tài)變化跟溫度有關。 3、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用溫度表示。 4、溫度計的原理:是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5、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在大氣壓為1。01×105pa時,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guī)定為0度,而把水的沸騰溫度規(guī)定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稱為1攝氏度,用符號℃表示。 6、溫度計的使用: ⑴讓溫度計與被測物長時間充分接觸,直到溫度計液面穩(wěn)定不再變化時再讀數(shù), 、谱x數(shù)時,不能將溫度計拿離被測物體, 、亲x數(shù)時,視線應與溫度計標尺垂直,與液面相平,不能仰視也不能俯視。 ⑷測量液體時,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體溫計:量程一般為35~42℃,分度值為0。1℃。 8、熔化:物質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凝固:物質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 9、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 晶體:有固定熔點即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如:金屬、食鹽、明礬、石英、冰等 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變軟、變稀變?yōu)橐后w。如:瀝青、松香、玻璃 10、汽化:物質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fā)和沸騰 11、蒸發(fā)是只在液體表面發(fā)生的一種緩慢的汽化現(xiàn)象。蒸發(fā)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fā)生。 12、影響蒸發(fā)的因素: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面的空氣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溫:在需要降溫的物體表面,涂一些易揮發(fā)且無害的液體,通過液體蒸發(fā)吸熱來達到降溫的效果。 14、沸騰: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 15、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且能繼續(xù)從外界吸熱。 16、沸騰的現(xiàn)象:從底部產生大量氣泡,上升,變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氣泡中的水蒸氣。 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液面氣壓越小沸點越低,氣壓越大沸點越高。高原地區(qū)普通鍋里煮不熟雞蛋,就是因為氣壓低,沸點低造成的。 高壓鍋是利用增大液面氣壓,提高液體沸點的原理制成的。 17、液化:物質由氣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 18、液化的兩種方式: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19、所有氣體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氣體液化放出熱量。 20、常用的液化石油氣是在常溫條件下,用壓縮體積的辦法,使它液化儲存在鋼瓶里的。 21、升華:物質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升華吸熱。 22、凝華:物質由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凝華放熱。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華形成的。 23、生活中的物態(tài)變化: 云:水蒸氣在高空遇到冷空氣,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集中懸浮在高空中。 雨: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下落,冰晶吸熱熔化成小水滴與原來的小水滴一同落到地面。 霧和露: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雪和霜:水蒸氣直接凝華成的小冰晶 24、衛(wèi)星外部整流罩涂有特殊物質的作用:物質熔化和汽化都吸熱,降低衛(wèi)星溫度保護衛(wèi)星。 25、電冰箱的電動壓縮機用壓縮氣體體積的方法把氣態(tài)制冷物質壓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熱液化,被液化的制冷物質通過節(jié)流閥進入冰箱內部的蒸發(fā)器迅速汽化吸熱使冰箱內溫度降低。 第二章物質的性質 1、長度的測量,測量結果包括準確值、估讀值、和單位。 2、誤差:是指測量值與被測物體的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在任何測量中都存在,誤差的產生跟測量的人和工具有關,只能減小不可避免。通常采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而錯誤是應該且可以避免的。 3、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首先放在水平桌面上,讀數(shù)時視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水銀應與凸液面的頂部保持水平) 4、質量:物體內所含物質的多少叫物體的質量。 物體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與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和位置的變化無關。 5、質量的測量工具:臺秤、天平、戥子、地中衡等 6、托盤天平的使用: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鑷子把標尺上的游碼撥至左側零位置, 調節(jié)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將物體輕放在左盤上,右盤放砝碼。 用鑷子撥動游碼,使指針指在中央刻線上,記錄數(shù)據(jù)。砝碼用畢必須放回盒內。不能用手捏砝碼。 7、密度:在物理學中,把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公式:ρ=m/v 8、納米材料:將某些物質的尺寸加工到1~100nm時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與較大尺寸時發(fā)生了異常變化,稱為納米材料。 納米方法處理后的領帶具有自潔性,不沾水也不沾油。 納米方法處理后的物質也有抑制細菌生長的功能。 9、鋰電池的特點:體積小、質量輕、能多次充電、對環(huán)境污染小。 10、記憶合金:主要成分是鎳和鈦,它獨有的物理性質是:當溫度達到某一數(shù)值時,材料內部的晶體結構會發(fā)生變化,從而導致了外形的變化。 第三章物質的簡單運動 1、參照物:要描述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選定一個標準物體做參照物,這個選中的標準物體叫參照物。 2、運動: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改變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 3、位置變化:一指兩個物體間距離大小的變化,二指兩個物體間方位的變化。 4、相對靜止:運動方向和運動速度相同的兩個物體稱為相對靜止。 5、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國際單位制是米/秒,常用單位:千米/小時。 摘要:針對目前普遍學生認為高中物理難學,甚至望而生畏的現(xiàn)狀,我采取了利用課余時間舉辦物理知識競賽的方法,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心理素質、表達能力,對提高物理成績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知識競賽 學習興趣 自學能力 思維能力 心理素質 表達能力 由于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梯度太大,對于剛剛升到高中的學生對物理總有種迷茫感,部分學生甚至對物理望而生畏。針對這一問題,我通過實踐操作,發(fā)現(xiàn)舉辦物理知識競賽對提高學生物理成績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幾年我校物理教研組多次舉辦物理知識競賽,充分利用這一生動活潑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智能訓練和素質培養(yǎng),促使學生主動參與物理學的教學活動。下面根據(jù)我近幾年的經(jīng)驗,淺談高中物理知識競賽在教學中的作用,與大家探討、商榷。 1.知識競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趯W習的過程中,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一個人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將會充分發(fā)揮他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濃厚的興趣是人們刻苦鉆研、勇于攻關的強大動力。當一個學生對某門學科發(fā)生濃厚的穩(wěn)定的興趣時,這就有了持久的、內在的動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此,興趣在教學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知識競賽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之一,美國心理學家索里和特爾福德認為,當競爭是在能力相當?shù)母鹘M之間進行,既要求合作,又要求競爭時,或者每個人都努力超過他自己以前的成績時,競爭似乎最為有效。知識競賽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能產生滿意、喜悅的心情,從而達到愉快地接受知識、樂于學習的效果,讓學習成為一種樂趣。而且競賽是一個馬上就能獲得評價的活動,在競賽的過程中,學生就能感覺到知識是有用的。對于獲勝的學生,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他們將懷著更高的激情投入到今后的學習中。對于落后的學生,他們感受到勝利的同學身上洋溢的光彩,為了在以后的競賽中獲勝,他們也會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努力。。 2.知識競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各種思維能力 在當今社會,要成為一個社會所需要的有一定真才實學的人才,就必須具備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是學校教學的重要任務,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如果教師拘泥于“—支粉筆一本書,口講不足手勢補。”的照本宣科教學方式,就會扼殺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健康發(fā)展,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失去生命力,因此,教師應該更新教學觀念,探索多種創(chuàng)造性教學的新模式。以實現(xiàn)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目的。在多種新模式中知識競賽是很有成效的一種。教師的教,目的是為了“不教”,即啟發(fā)引導學生會用已學知識,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去分析解決新問題。在知識競賽中學生開闊了眼界,拓寬了知識面。同學之間相互討論,當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可以稍加提示、點撥。這樣,學生的思維更活躍了。 同時還可以在競賽中介紹一些科學思維方法,如類比、分析、演繹、綜合、推理、歸納、猜測、假設等,還展示一些一題多解的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及解題機制。通過習題、例題的引伸、變型、多問、多解的訓練,達到以不變應“萬變”,“懂一題、通一片”。 3.知識競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師培養(yǎng)學生,不但要使他們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具備研究物理方法的能力,更不能忽略心理素質的教育。一個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比有豐富的物理知識更重要。首先,我要求學生應重學習、輕名利,放下包袱,輕裝上陣,鼓勵學生充滿信心,讓他們覺得自己有競賽能力,能把題盡力做好,發(fā)揮出自己應有水平。競賽可以使學生具有較強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因為競賽總是有部分學生連最低等次獎項都拿不到,作為教師,我們及時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分析失敗的原因,幫助學生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物理知識的積累。還可以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物理競賽是中學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一條重要途徑,是物理學科中面向全體、重視個體的重要體現(xiàn)。通過物理競賽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不斷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思維品質、實踐能力和自學能力。物理競賽輔導的同時也豐富了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提高了科研水平,更重要的是增強了教師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力,這將直接或間接地對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培養(yǎng)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4.知識競賽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重要載體,語言表達能力是學生學習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新課程倡導“轉變教學模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著眼學生終生發(fā)展”教育理念,越來越重視學生學習主動權,給予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發(fā)展的空間。這樣,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必須以新穎創(chuàng)新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是心靈溝通的橋梁,所以給學生一個自由、寬松表達、展示自己的機會和環(huán)境是非常必要的。我們通過創(chuàng)造知識競賽這樣一個交流平臺,引導學生討論、發(fā)言,允許存在不同見解;甚至可以開展辯論賽、等多彩的形式,讓學生多看、多聽、多練,給學生提供一個強化語言運用、增強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 舉辦知識競賽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為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定義:浮力是由液體(或氣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壓力差產生的。 1、正確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內容: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形狀 、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 適用條件:液體(或氣體)。 對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的.理解,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浮力的大小由液體密度ρ液和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兩個因素決定。浮力大小與物體自身的重力、物體的體積、物體的密度及物體的形狀無關。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不隨深度的變化而改變。 (2)阿基米德原理對浸沒或部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都適用。 (3)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時,V排=V物,當物體部分浸在液體中時,當液體密度ρ液一定時,V排越大,浮力也越大。 (4)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于氣體,其計算公式是:F浮=ρ氣gV排。 2、如何判斷物體的浮沉:判斷物體浮沉的方法有兩種: (1)受力比較法: 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F浮G物,物體上浮; F浮 F浮=G物,物體懸浮; (2)密度比較法: 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只要比較物體的密度ρ物和液體的密度ρ液的大小,就可以判斷物體的浮沉。 ρ液ρ物,物體上浮; ρ液ρ物,物體下沉; ρ液=ρ物,物體懸浮; 對于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如空心球,求出物體的平均密度,也可以用比較密度的方法來判斷物體的浮沉。 3、正確理解漂浮條件:漂浮問題是浮力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浮力問題的關鍵是理解物體的漂浮條件F浮=G物。 (1)因為F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又因為F浮=G物(漂浮條件),所以,ρ液gV排=ρ物gV物,由物體漂浮時V排ρ物,即物體的密度小于液體密度時,物體將浮在液面上。此時,V物=V排+V露。 (2)根據(jù)漂浮條件F浮=G物,得:ρ液gV排=ρ物gV物 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中漂浮時,ρ物、V物不變;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與液體的密度ρ液成反比。ρ液越大,V排反而越小。 4、計算浮力的方法一般歸納為以下四種: (1)根據(jù)浮力產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一般用于已知物體在液體中的深度,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 (2)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這個公式對任何受到浮力的物體都適用。計算時要已知ρ液和V排。 (3)根據(jù)力的平衡原理:將掛在彈簧秤下的物體浸在液體中,靜止時,物體受到重力,浮力和豎直向上的拉力。這三個力平衡:即F浮=G物-F拉 (4)根據(jù)漂浮、懸浮條件:F浮=G物,這個公式只適用于計算漂浮或懸浮物體的浮力。 運用上述方法求浮力時,要明確它們的適用范圍,弄清已知條件,不可亂套公式。 5、浮力 綜合題的一般解題步驟: (1)明確研究對象,判斷它所處的狀態(tài)。 當物體浸沒時,V排=V物, 當物體漂浮時,V排+V露=V物, (2)分析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畫出力的示意圖,在圖中標出已知力的符號、量值和未知力的符號。 (3)根據(jù)力的平衡原理列方程,代入公式、數(shù)值 、進行計算,得出結果 【初中物理知識總結】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知識總結08-31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總結11-08 (實用)初中物理知識總結08-31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總結07-23 初中物理公式知識總結11-18 初中物理知識點的總結12-17 初中物理公式知識總結3篇11-18 初中物理公式知識總結精選3篇11-18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總結11-23初中物理知識總結6
初中物理知識總結7
初中物理知識總結8
初中物理知識總結9
初中物理知識總結10
初中物理知識總結11
初中物理知識總結12
初中物理知識總結13
初中物理知識總結14
初中物理知識總結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