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

      • 化學平衡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05 13:21:26 設計 我要投稿

        化學平衡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化學平衡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化學平衡教學設計

        化學平衡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濃度、壓強和溫度等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2、使學生理解平衡移動原理。

          [教學重點]

          濃度、壓強和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教學難點]

          平衡移動原理的應用。

          [教學方法]

          啟發(fā)誘導法

          [教學用具]

          燒杯三個,試管三個,試管夾,滴管、玻璃導管、冰水、熱水。

          0.01mol·L—1 FeCl3溶液50 mL,0.01 mol·L—1 KSCN溶液,50 mL NO2和N2O4混合氣體等。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化學平衡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保持,當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后,如果改變濃度、壓強、溫度等反應條件,達到平衡的反應混合物里各組分的濃度也會隨著改變,從而達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由此引出化學平衡的移動。

          [板書]可逆反應中舊化學平衡的破壞、新化學平衡的建立過程叫化學平衡的移動。

          一、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實驗2—4]通過學生對實驗歸納可知: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可促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方程式:FeCl3+3KSCN Fe(SCN)3+3KCl

          例:2SO2+O2 2SO3在某溫度下,達到平衡后各濃度分別為:c(SO2)=0.1 mol·L—1,c(O2)=0.05 mol·L—1 c(SO3)=0.9 mol·L—1

          如果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將O2濃度增大一倍,則平衡如何移動?

          當濃度增大1倍(氧氣),溫度不變時。

          如果保持平衡常數不變,必須增大分子,減小分母,即必須增大SO3的濃度,平衡必然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增大反應物濃度(或減小生成物濃度)都可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二、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1、固態(tài)、液態(tài)物質的.體積受壓強影響很小,壓強不使平衡移動。

          2、反應中有氣體參加:壓強減小→濃度減小→平衡向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反之亦然。

          結論:①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縮小的方向移動,減小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

         、谌绶磻昂髿怏w體積沒有變化的反應,改變壓強不會使平衡移動。

          三、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實驗2—4]通過學生對實驗的觀察可知: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會使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降低溫度,會使平衡向放熱方向移動。

          四、勒沙特列原理

          綜上所述,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如濃度、壓強、溫度)平衡就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這就是勒沙特列原理。

          [布置作業(yè)]一、二、三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化學平衡(第二課時)

          一、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二、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三、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四、勒沙特列原理

        化學平衡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化學平衡常數的概念

          2、運用化學平衡常數對化學反應進行的程度判斷

          3、運用化學平衡常數進行計算,轉化率的計算

          【學習過程】:

          〔引言〕當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之間有怎樣的定量關系,請完成44頁〔問題解決〕,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一、化學平衡常數

          1、定義:在一定溫度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生成物濃度以系數為指數的冪的乘積與反應物濃度以系數為指數的冪的乘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這個常數就是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簡稱平衡常數)

          2、表達式:對于一般的可逆反應,mA(g)+ nB(g) pC(g)+ qD(g)

          當在一定溫度下達到平衡時,K==cp(C)·cq(D)/cm(A)·cn(B)

          閱讀45頁表2-7,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3、平衡常數的意義:

         。1)平衡常數的大小反映了化學反應進行的 程度 (也叫 反應的限度 )。

          K值越大,表示反應進行得 越完全 ,反應物轉化率 越大 ;

          K值越小,表示反應進行得 越不完全 ,反應物轉化率 越小 。

         。2)判斷正在進行的可逆是否平衡及反應向何方向進行:

          對于可逆反應:mA(g)+ nB(g) pC(g)+ qD(g),在一定的溫度下的任意時刻,反應物的濃度和生成物的濃度有如下關系:Qc=Cp(C)·Cq(D)/ Cm(A)·Cn(B),叫該反應的濃度商。

          Qc<K ,反應向 正反應方向 進行

          Qc=K ,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

          Qc>K ,反應向 逆反應方向 進行

         。3)利用K可判斷反應的熱效應

          若升高溫度,K值增大,則正反應為 吸熱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若升高溫度,K值減小,則正反應為 放熱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閱讀45頁表2-8、2-9,你能得出哪些結論?

          二、使用平衡常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化學平衡常數只與 有關,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無關。

          2、在平衡常數表達式中:水(液態(tài))的濃度、固體物質的濃度不寫

          C(s)+H2O(g) C O(g)+H2(g),K=c(CO)·c(H2)/c(H2O)

          Fe(s)+CO(g) Fe(s)+CO2(g),K=c( CO2)/c(CO)

          3、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與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有關

          例如:N2(g)+3H2(g) 2NH3(g)的平衡常數為K1,1/2N2(g)+3/2H2(g) NH3(g)的平衡常數為K2 ,NH3(g) 1/2N2(g)+3/2H2(g)的平衡常數為K3;

          寫出K1和K2的關系式: K1 =K22 。

          寫出K2和K3的關系式: K2·K3=1 。

          寫出K1和K3的關系式: K1·K32=1 。

          三、某個指定反應物的`轉化率= ×100%

          或者= ×100%

          或者= ×100%

          轉化率越大,反應越完全!

          四、有關化學平衡常數的計算:閱讀46頁例1和例2。完成47頁問題解決。

          【課堂練習】

          1、設在某溫度時,在容積為1L的密閉容器內,把氮氣和氫氣兩種氣體混合,反應后生成氨氣。實驗測得,當達到平衡時,氮氣和氫氣的濃度各為2mol/L,生成氨氣的濃度為3mol/L,求這個反應在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和氮氣、氫氣在反應開始時的濃度。

          (答案:K=0.5625 氮氣、氫氣在反應開始時的濃度分別為3.5mol/L和6.5mol/L)

          2、現(xiàn)有一定溫度下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CO(g)+H2O(g) CO2(g)+H2(g),知CO和H2O的起始濃度均為2mol/L經測定該反應在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K=2.60,試判斷,(1)當CO轉化率為50%時,該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若未達到,哪個方向進行?

         。2)達平衡狀態(tài)時,CO的轉化率應為多少?

         。3)當CO的起始濃度仍為2mol/L,H2O的起始濃度 為6mol/ L時,CO的轉化率為多少?

          答案:(1)不平衡,反應向正方向進行

          (2)61.7%

         。3)86.5%

        化學平衡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化學平衡常數的概念

          2、運用化學平衡常數對化學反應進行的程度判斷

          3、運用化學平衡常數進行計算,轉化率的計算

          【學習過程】:

          〔引言〕當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之間有怎樣的定量關系,請完成44頁〔問題解決〕,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一、化學平衡常數

          1、定義:在一定溫度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生成物濃度以系數為指數的冪的乘積與反應物濃度以系數為指數的冪的乘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這個常數就是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簡稱平衡常數)

          2、表達式:對于一般的可逆反應,mA(g)+ nB(g) pC(g)+ qD(g)

          當在一定溫度下達到平衡時,K==cp(C)·cq(D)/cm(A)·cn(B)

          閱讀45頁表2-7,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3、平衡常數的意義:

          (1)平衡常數的大小反映了化學反應進行的 程度 (也叫 反應的限度 )。

          K值越大,表示反應進行得 越完全 ,反應物轉化率 越大 ;

          K值越小,表示反應進行得 越不完全 ,反應物轉化率 越小 。

          (2)判斷正在進行的可逆是否平衡及反應向何方向進行:

          對于可逆反應:mA(g)+ nB(g) pC(g)+ qD(g),在一定的溫度下的任意時刻,反應物的濃度和生成物的濃度有如下關系:Qc=Cp(C)·Cq(D)/ Cm(A)·Cn(B),叫該反應的濃度商。

          Qc<K ,反應向 正反應方向 進行

          Qc=K ,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

          Qc>K ,反應向 逆反應方向 進行

         。3)利用K可判斷反應的熱效應

          若升高溫度,K值增大,則正反應為 吸熱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若升高溫度,K值減小,則正反應為 放熱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閱讀45頁表2-8、2-9,你能得出哪些結論?

          二、使用平衡常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化學平衡常數只與 有關,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無關。

          2、在平衡常數表達式中:水(液態(tài))的濃度、固體物質的濃度不寫

          C(s)+H2O(g) C O(g)+H2(g),K=c(CO)·c(H2)/c(H2O)

          Fe(s)+CO(g) Fe(s)+CO2(g),K=c( CO2)/c(CO)

          3、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與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有關

          例如:N2(g)+3H2(g) 2NH3(g)的平衡常數為K1,1/2N2(g)+3/2H2(g) NH3(g)的平衡常數為K2 ,NH3(g) 1/2N2(g)+3/2H2(g)的平衡常數為K3;

          寫出K1和K2的關系式: K1 =K22 。

          寫出K2和K3的關系式: K2·K3=1 。

          寫出K1和K3的關系式: K1·K32=1 。

          三、某個指定反應物的轉化率= ×100%

          或者= ×100%

          或者= ×100%

          轉化率越大,反應越完全!

          四、有關化學平衡常數的計算:閱讀46頁例1和例2。完成47頁問題解決。

          【課堂練習】:

          1、設在某溫度時,在容積為1L的密閉容器內,把氮氣和氫氣兩種氣體混合,反應后生成氨氣。實驗測得,當達到平衡時,氮氣和氫氣的濃度各為2mol/L,生成氨氣的濃度為3mol/L,求這個反應在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和氮氣、氫氣在反應開始時的濃度。

          (答案:K=0.5625 氮氣、氫氣在反應開始時的濃度分別為3.5mol/L和6.5mol/L)

          2、現(xiàn)有一定溫度下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CO(g)+H2O(g) CO2(g)+H2(g),知CO和H2O的起始濃度均為2mol/L經測定該反應在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K=2.60,試判斷,(1)當CO轉化率為50%時,該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若未達到,哪個方向進行?

          (2)達平衡狀態(tài)時,CO的轉化率應為多少?

          (3)當CO的起始濃度仍為2mol/L,H2O的起始濃度 為6mol/ L時,CO的轉化率為多少?

          (答案:(1)不平 衡,反應向正方向進行,(2)61.7% (3)86.5%)

          3、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 中,進行如下反應:CO2(g)+H2(g) CO(g)+H2O(g),其化學平衡常數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問題:

         、旁摲磻瘜W平衡常數的表達式:K= c(CO)·c(H2O)/c(CO2 )·c(H2) ;

         、圃摲 應為 吸熱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窍铝姓f法中能說明該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 B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

          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D、c(CO) = c(CO2)

          E、化學平衡 常數K不變 F、單位時間內生成CO的分子數與生成H2O的分子數相等

          ⑷某溫度下,各物質的平衡濃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試判此時的溫度為 830℃ 。

        【化學平衡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03-14

        比的教學設計08-10

        教學設計09-05

        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07-07

        教學論與教學設計05-20

        課程設計教學設計12-24

        學習制作手機架教學設計-教學設計07-08

        初中化學平衡圖像解題技巧總結12-15

        《春天》教學設計09-15